腦血栓形成的病人大多肥胖、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等,這些異常都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除了服用相應的藥物治療以外,飲食調養具有重要的作用。腦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發展快、恢復期較長,患者常產生焦慮不安、低落、悲觀失望、厭倦等情緒。
腦血栓形成的病人大多肥胖、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等,這些異常都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除了服用相應的藥物治療以外,飲食調養具有重要的作用。腦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發展快、恢復期較長,患者常產生焦慮不安、低落、悲觀失望、厭倦等情緒。
一、心理護理
腦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發展快、恢復期較長,患者常產生焦慮不安、低落、悲觀失望、厭倦等情緒。患者希望能被醫務人員尊重和重視,期待安全可靠的診療護理,醫務人員應給予周到細致的生活護理,用護理技巧填補患者的體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進自主生活的恢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二、肢體功能鍛煉護理
1. 按摩按摩可促進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減輕浮腫,使皮膚和皮下組織血運豐富,改善營養,可每日按摩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上肢從手指開始至前臂、肩關節周圍;下肢從腳趾到小腿、大腿、髖關節周圍,連續1周,按摩要輕柔、緩慢有節律地進行。
2.在床上活動癱肢鼓勵患者鍛煉患肢,做各種活動。
3.運動訓練首先要利用各種方法恢復和提高肌張力,誘發肢體的主動運動,預防關節攣縮,運動訓練由易到難。
4.肩關節活動臥位時上舉手臂,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動,如用手摸臉、前額、枕頭等;坐位時直臂前舉、外展、后伸及上舉。
5.肘關節活動肘關節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關節背伸,掌指關節向各個方向活動以及對掌、對指、抓拳、舒展掌指等。
6.手的靈活性、協調性和精細動作訓練用小皮球練手指的屈伸、并攏、分開等動作;也可通過用匙、用筷、寫字、梳頭、系扣子等動作來訓練手指。
7.關節的運動反復屈伸關節、髖關節及活動足指關節,逐漸達到上抬癱瘓肢體。
三、站、立、走的指導
隨著病情好轉、肌力的恢復,首先選取半坐臥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適應后協助患者坐于床邊,或床邊站立,當患者能獨立站立和保持體位平衡后才可逐步練習行走。
四、飲食護理
1.首先,肥胖的病人應限制主食的攝入量,將體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標準體重。一般控制在每天300克左右的主食量。如病人吃不飽可用蔬菜、豆制品補充,盡量養成吃八成飽的習慣。
2.少吃或不吃動物脂肪和動物內臟,如肥肉、肥腸、肚,因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膽固醇及飽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動脈硬化。
3.多吃優質蛋白質,如牛奶、雞鴨(最好是野生的柴雞)、魚類、蛋類(蛋黃應少吃)、豆制品,少吃豬、牛、羊肉,且以瘦肉為好。
4.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西紅柿、山楂等;富含維生素B6的豆制品、乳類、蛋類;富含維生素E的綠葉蔬菜、豆類等。
5.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過咸,最好不吃咸菜。因為吃得過咸,容易引起
高血壓。
6.多吃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糧等,增加胃腸蠕動,避免大便干燥。有便秘的病人應多喝水,這樣即可促進排便,又由于小便的增加,對防止
泌尿系統感染有益。有的病人,由于行動不便,害怕小便而不喝水,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