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eAg陰性乙肝發病率逐漸上升,將成為慢性乙肝的主要挑戰。國內資料顯示,目前HBeAg陰性乙肝比例為37%~54%。意大利一項研究發現,HBeAg陰性乙肝隨訪6年,1/3的病人發生
肝硬化。另一項為期4年的希臘研究發現,HBeAg陰性乙肝的死亡率和
肝癌發生率為29%和14%。成軍教授介紹了
派羅欣治療HBeAg陰性乙肝III期臨床試驗結果。
HBeAg陰性乙肝目前治療復發率高,持續病毒學反應率低。Hadziyannis等進行的研究表明,采用普通干擾素治療1年,隨訪結束時,病毒學反應率只有20%~25%;
拉米夫定治療3年,隨訪結束時,病毒學反應率還不到10%。而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對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的耐藥變異率增加,其中對阿德福韋的耐藥變異率雖遠遠低于拉米夫定,但也有增加。
目前歐洲
肝病學會(EASL)指南推薦,治療HBeAg陰性乙肝,首選干擾素,療程1年以上,如果無效或禁忌,選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韋。AASLD和亞太肝病學會(APASL)指南推薦:初始治療方案為干擾素、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韋,療程至少1年。由于隨著病毒變異的發生,病毒反應率逐漸下降,因此不推薦拉米夫定長期治療。
派羅欣治療HBeAg陰性乙肝III期臨床試驗結果已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04年9月期。537例HBeAg陰性慢性乙肝患者,按1:1:1比例隨機分為3組,分別接受派羅欣、派羅欣聯合拉米夫定及拉米夫定單藥治療,療程為48周,停藥后隨訪24周共72周。入選患者中,亞洲人占60%以上,肝纖維化3/4級患者比例約占30%,提示患者病情較重。
結果顯示,隨訪期(72周)末,派羅欣(±拉米夫定)組ALT復常率(分別為59%、60%和44%)和HBV DNA反應率(<2×104拷貝/ml,分別為43%、44%和29%)均顯著高于拉米夫定單藥組,加或不加拉米夫定對派羅欣的療效沒有顯著影響;派羅欣組8例發生HBsAg轉換,拉米夫定組沒有患者發生HBsAg轉換。
最近2005年歐洲肝病年會報道了該臨床試驗停藥1年96周的研究數據。與72周類似,三個組HBV DNA<2×104拷貝/ml的患者分別為42%、41%和31%。HBV DNA<400拷貝/ml分別為17%、14%和8%。ALT復常率分別為59%、52%和43%(見圖1、2)。該數據提示,派羅欣治療HBeAg陰性慢性乙肝,在停藥1年后仍可維持療效。
小 結
●HBeAg陰性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較重,需要引起重視,IFN和拉米夫定復發率高,核苷類藥物長期治療有變異和復發危險。
●派羅欣治療HBeAg陰性乙肝的臨床試驗顯示:派羅欣持續病毒學效應達 42%,持續生化學反應達59%,并維持到停藥后1年。
●對HBeAg陰性、無禁忌證的慢性乙肝派羅欣治療可以作為首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