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目的:先前的研究表明
肝硬化與PEG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后持續病毒學應答率低有關。本試驗旨在評估PEG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的療效與肝臟組織學、病毒動力學的關系,即使是較輕度的肝纖維化。
方法:272例干擾素初治的基因型 1-5慢性HCV患者根據DITTO-HCV多中心研究接受PEG干擾素 alfa-2a 40KD與利巴韋林聯合治療。其中231例取肝活檢可以根據Ishak方案由兩個獨立的觀察員來評估。獨立評分后再討論分歧達成共識。HCV-RNA由Roche AMPLICOR HCV Test測出。
結果:肝纖維化與治療開始后4周的病毒動力學有關,無應答反應者其纖維化分期明顯較高(中位數為3期,而有應答反應者為2期;p=0.0083, Mann-Whitney U-test)。同樣,在基因1型病例中不僅肝硬化還有橋接性纖維化(Ishak 分期 > 3)也與低SVR率有關(38% vs. 61%; p=0.027, Mann-Whitney U-test)。同樣的趨勢見于基因2型(83% vs. 100%), 基因3型 (86% vs. 92%), 和基因4型 (0% vs. 50%),但其差異無統計學顯著性。纖維化分期與初始病毒量之間無關聯。但炎癥評分>2(如組織學活性指數)其病毒量的初始值也顯著偏高(平均 6.47 vs. 6.09 log IU/mL; p=0.045, Mann-Whitney U-test)。
結論:肝臟組織學改變在治療前與初始病毒量有關,在治療中與病毒動力學有關,在PEG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后與持續病毒學應答有關。所以尤其在治療基因1型HCV患者時評估肝臟組織學改變對于決定治療非常關鍵。應答反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