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慢性
乙肝患者:盲目追求“轉陰”極易上當
北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成軍
編輯同志:我是慢性乙肝患者,經常看到一些醫療廣告說經過某種治療能夠使表面抗原轉陰,不知我國權威醫療專家對此有何看法。一讀者
目前,我國約有1.2億人攜帶乙
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約3000萬例,每年約有35萬人死于慢性乙肝相關疾病。但在目前的醫學條件下,一旦乙肝病毒感染轉成慢性,就很難將其病毒從體內徹底清除。國內外權威治療指南均指出,慢性乙肝的治療目標是長期抑制病毒,延緩疾病進展。
美國肝病學會和亞太肝病學會的乙肝治療防治指南,都把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復制做為核心的措施。控制了病毒就是控制了炎癥,就控制了病人向
肝硬化肝癌方向發展的趨勢。現在中華醫學會的感染分會和肝病分會做了乙肝防治指南,同樣也特別強調了控制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指標核心的策略。在這個階段里面如果進行抗病毒治療,能夠長期控制病毒,控制HBVDNA在一個理想的水平,減少炎癥,就能夠減緩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向肝硬化發展的可能性。這是我們近期的目標,也是做得到的目標。至于完全能夠治愈就是說表面抗原的轉陰,能夠達到的比例很低,但是許多患者的期望值卻放到了一個不切實際的位置,有的醫生和病人甚至把轉陰作為追求的目標,其實最實事求是最科學的方法就是控制住慢性乙型肝炎,不讓它向前發展,減少疾病對身體帶來的損傷,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病人盲目期待轉陰就會鉆牛角尖,就會輕信虛假的醫療廣告,有人為此賣房賣牛傾家蕩產。
雖然患者的治療愿望非常非常迫切,但是公眾對行之有效的抗病毒治療的認同的程度還是很低的。盡管我們這么多的學術會議,這么多的學術雜志強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最關鍵的一步是抗病毒治療,盡管如此在被調查的患者中,還是只有19%的人曾經接受過抗病毒治療,其他的病人都沒有接受過抗病毒治療。很多人花很多的錢都沒花到點子上。慢性乙型肝炎是一個進展性的疾病,不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就有可能發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病死率很高,對整個家庭的影響是很大的。認識到這個情況以后我們就要把工作做到前面,應該對新生兒、高危人群接種乙肝疫苗。現在阻斷母嬰傳播有很好的手段,效果也很好,但是一定要宣傳到位。
無論是美國、亞太,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把轉陰當成治療的主要目標。目前我們進行的目標是什么呢?控制病毒,控制炎癥,減少肝硬化、肝癌發生的比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這就是我們可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