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韋(ADV)是一種單磷酸腺苷類似物,能在哺乳動物細胞內轉化為二磷酸ADV,并進入復制中的HBVDNA內以終止病毒DNA鏈延伸,從而抑制病毒復制。國外多項臨床研究資料表明,每日口服ADV10 mg能安全有效地作用于HBV野毒株和
拉米夫定耐藥(LAM-R)相關的YMDD變異株。
ADV在治療HBeAg陰性的慢性乙肝中的療效
S Hadziyannis報告了ADV用于HBeAg陰性的代償性慢性
乙肝患者治療96周的療效。所有患者HBsAg陽性>6個月并都進行了肝活檢,HIV、HCV、HDV均陰性,HBVDNA≥105拷貝/ml,ALT≥正常值上限1.5~15倍,研究設計分組為:120例患者接受ADV10 mg治療48周后,其中80例繼續ADV10 mg至96周,另外40例則改為安慰劑治療至96周;62例患者先用安慰劑治療48周后改為ADV10mg治療48周。三組患者中位年齡、性別、人種間均無顯著差異,基線中位HBV DNA和ALT亦無顯著差異,各組
肝硬化患者均各占10%~15%。研究結果表明,開始用安慰劑治療48周HBVDNA無變化,改為ADV治療后HBV DNA迅速下降陰轉;相反,先用ADV治療組,HBV DNA迅速下降,但改為安慰劑治療后HBV DNA則迅速反彈;而在ADV治療96周組,患者HBVDNA持續處于抑制狀態(三組患者中位數HBV DNA變化見圖1)。三組患者的中位數ALT變化趨勢與HBV DNA一致(圖2)。研究結果顯示,ADV 10 mgqd治療HBeAg陰性的慢性
乙肝患者,能顯著、持續抑制HBV DNA復制,同時使血清ALT明顯、持續地正常,對肝組織學亦有明顯改善;相反,中斷ADV治療可以導致血清HBVDNA、ALT以及肝組織學的反彈。
ADV治療YMDD變異的慢性乙肝患者療效
WE Delaneyiv報告了LAM-R相關YMDD變異的代償性慢性乙肝患者采用ADV治療的臨床療效。入選的代償性患者隨機分為三組:19例為單一ADV10 mg;20例為ADV10 mg +拉米夫定100 mg;19例為單一拉米夫定100mg。三組患者基線特征中位數(包括以往拉米夫定治療的月份數、HBV DNA拷貝數、ALT高于正常值上限倍數)均無顯著差異,且YMDD變異率均為100%。所有患者于基線、治療16周、32周和48周時對患者HBVDNA進行測序分析。結果顯示,單一ADV和ADV+拉米夫定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后HBV DNA均顯著下降,且以單一ADV治療組下降更明顯;而在拉米夫定100 mg治療組則顯示HBVDNA維持在治療前的高水平(圖3)。
出現LAM-R YMDD變異的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單一ADV治療,可使37%的患者HBV變異株逆轉至HBV野毒株,而拉米夫定治療組的患者未發生HBV變異株向野毒株的逆轉,這表明,ADV可以顯著抑制發生LAM-R變異的HBVDNA復制。
ADV治療不同種族HBeAg陽性和HBeAg陰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療效
SG Lim等對高加索和亞洲人群應用ADV治療慢性乙肝的療效進行比較。治療前對慢性乙肝患者的HBV基因型進行了分析,亞洲人以B型(37%)和C型(56%)感染為主,而高加索人則以A型(40%)和D型(53%)感染為主。治療48周時在高加索人和亞洲人群中,HBVDNA分別下降了3.9 log10 拷貝/ml和3.7log10 拷貝/ml;HBV DNA轉陰率(<400拷貝/ml)分別為34%和39%;ALT復常率分別為64%和63%,肝組織學改善率分別是60%和56%,以上指標在兩種人群之間均沒有顯著差異,但是與安慰劑組均有顯著差異。這一結果表明,在肝組織學、病毒、生化指標方面,ADV治療不同種族慢性乙肝患者均具有顯著療效;ADV的抗病毒作用與病毒的基因型無關。
ADV治療HBeAg陰性 慢性乙肝患者2年期間對ADV相關耐藥變異的監測
S Xiong等收集了124例慢性乙肝患者ADV治療前和治療96周時的血清,對HBVDNA陽性(>1000拷貝/ml)的血清擴增HBV逆轉錄區進行序列分析。研究發現,在逆轉錄區的保守位點,124例患者中有5例發生點突變,其變異位點分別為N236T(1例)、N236T+A181T(1例)、A181V(2例)、K241E+K318Q(1例)。其中N236T變異能降低ADV對HBV的敏感性5~26倍,但其依然對LAM敏感。總之,由ADV治療產生的相關變異發生率較低,治療96周時為1.6%,LAM能抑制ADV相關耐藥變異株。
ADV治療LAM-R的
肝移植前和肝移植后慢性
乙肝患者
E Schiff報告了基于ADV在體內外均能抑制HBV野毒株和LAM-R株的活性,采用ADV10mg對有LAM-R的肝移植前或移植后慢性
乙肝患者進行治療,評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196例肝移植后(A組)和128例肝移植前(B組)患者,其中84%為男性,71%為高加索人,所有患者都是HBsAg陽性,HBVDNA陽性(中位數分別為8.2 log10 拷貝/ml和7.4 log10 拷貝/ml),ALT中位數分別為正常值上限的2.1倍和1.8倍。ADV初始劑量根據患者基線時腎損害程度進行調整,當肌酐清除率≥50ml/min時,ADV10 mg qd;肌酐清除率為20~49 ml/min時,ADV推薦計量為10 mg 隔日1次;肌酐清除率為10~19 ml/min時,ADV推薦計量每72h10 mg,血透患者則10 mg qw。ADV治療中位時間分別為56.1周和18.7周。研究結果顯示,HBV DNA抑制率:ADV治療4周時患者血清HBV DNA快速下降,中位數分別下降了2.1log10 拷貝/ml和2.2 log10 拷貝/ml,24周時HBV DNA進一步下降并持續至48周,中位數分別下降了4.3 log10 拷貝/ml和4.1log10 拷貝/ml。A組進行了更長期的治療,96周時HBV DNA中位數下降了4.6 log10 拷貝/ml。ALT復常率:治療48周時A、B二組分別為60%和61%;并伴有血清總膽紅素、
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時間的改善。不良事件(AE):由于AE導致中斷藥物治療者分別為5%和6%;死亡42例,死亡原因與患者基線時腎功能障礙和伴隨的免疫抑制、肝臟疾病惡化及并發癥或肝移植手術有關,與ADV無關。研究顯示,在肝移植前后,用ADV治療拉米夫定治療失敗的
乙肝患者,能顯著降低血清HBVDNA,改善臨床和實驗室指標并延長患者生存期。
ADV治療慢性乙肝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研究
TT Chang 等對ADV10mg長期(109周)治療慢性乙肝的安全性及耐受性進行了研究,515例HBeAg陽性和185例HBeAg陰性的代償性慢性乙肝患者進入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臨床不良事件和實驗室異常由一個中心實驗室統一進行分析。492例接受ADV10mg qd治療的患者中位年齡為40歲(16~67歲);男性78%、女性22%;基線中位HBV DNA為7.46 log10拷貝/ml;中位ALT為84 IU/L(正常值上限1.95倍);ADV治療中位時間為49周(0.4~109.4周)。常見的不良事件見表1。
研究結果顯示,ADV10mg qd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血清肌酐升高≥0.5 mg/dl的發生率小于1%(2/492);未發現低磷酸血癥;不良事件和實驗室異常的種類、發生率及嚴重程度與安慰劑組相似;停止抗HBV治療(包括ADV)的患者,應當密切監測ALT的變化數月,在該項臨床研究中發現,111例停藥患者中28例(25%)出現ALT反跳至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但未出現失代償表現。
總 結
根據此次會議上介紹的ADV臨床研究資料,ADV是一種治療
乙肝很有價值的藥物,已獲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伴有活動性病毒復制、ALT和AST持續升高及組織學病理變化的成年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也有資料表明,ADV亦可用于代償性成年慢性
乙肝患者及臨床證實對LAM-R代償或失代償的成年慢性
乙肝患者的治療。此外,應注意ADV在停藥后與其他核苷類似物相似,部分患者可出現HBVDNA和ALT的反彈;在停藥期間應密切監測肝功能的變化。筆者認為,未來慢性
乙肝的治療策略可采用1~2種核苷類似物加上免疫調節劑聯合或序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