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隱球菌性腦膜炎是引起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相關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由于兩性霉素B在許多中心既無效也不適宜,故需要改善口服治療方案。雖然每天服用氟康唑片1200mg殺菌效果強于每天服用800mg,但是死亡率仍然很高。因此,我們研究聯合應用口服氟胞嘧啶片和氟康唑的效果。
氟胞嘧啶片屬于抗真菌藥,適用于
念珠菌屬及隱球菌屬所致的感染。氟胞嘧啶片為人工合成的抗真菌藥,對真菌有選擇性的毒性作用,抗菌譜窄,僅對念珠菌,隱球菌及曲菌中的少數菌株有效,對其它真菌均無抑制作用。在人體細胞內并不能大量地將氟胞嘧啶轉換為氟尿嘧啶。如與二性霉素B使用可有協同作用,臨床主要用于隱球菌和含珠菌引起的全身、尿路或胃腸道感染。
2008年2月13日至12月2日間,HIV血清陽性、抗逆轉錄病毒年幼且首發隱球菌性腦膜炎患者隨機接受僅用氟康唑(每天1200mg)治療14天或聯合應用氟胞嘧啶片(每天100 mg/kg)和氟康唑(每天800mg),并且對兩組進行10周的隨訪。主要終點為早期殺真菌活性(根據第1、3、7和14天定量的腦脊液培養進行確定)。次要終點是安全性以及第2和10周的死亡率。
臨床試驗得出的結果是共分析了41例患者。組間基線時精神狀態、隱球菌負擔、開放壓、CD4(+)細胞計數和HIV負荷組具有相似性。聯合治療殺菌效果強于單用氟康唑治療(平均早期殺真菌活性+/-標準差,每天log菌落形成單位 [CFU]/ml比每天log CFU/mL。聯合應用氟胞嘧啶片和氟康唑的組別在第2周和第10周具有較少的死亡人數(分別為10%:37%,43%:58%)。在聯合應用高劑量的氟胞嘧啶片和氟康唑組中更多的患者出現III或IV級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癥(5:1),開始治療的2周內但是在感染有關的不良反應中未增加。
研究結果表明隱球菌性腦膜炎的最佳口服治療方法是聯合應用高劑量的氟胞嘧啶片和氟康唑。需要努力以增加非洲氟胞嘧啶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