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發展速度快,給人造成了很大的生活壓力,人的身體也會出現不同的疾病。而中醫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瑰寶,在疾病治療上有著其獨特之處,很多人都會選擇中醫來治病和養生。今天讓家醫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中醫類知識吧!
望聞問切
看中醫,醫生首先必定要對你進行望聞問切,合稱四診,是中醫必經的步驟。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
陰陽
人體組織結構中的陰陽是: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四肢外側為陽,內側為陰;筋骨在內故為陰,皮膚在外故為陽;六腑傳化物而不藏為陽,五臟藏精氣而不瀉為陰;心、肺居于上焦故為陽,肝、脾、腎居于中焦故為陰。
四氣五味
四氣(四性)指寒、熱、溫、涼四種藥性。是從藥物作用于機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應的。五味即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辛--肺(金);甘--脾(土);酸--肝(木);苦--心(火);咸--腎(水)。
相生相克
相生與相克。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作用;相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
精氣
精----又稱精氣,是一種充塞于宇宙之中的無形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在某些情況下,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
氣----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斷運動且無形可見的極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本原。
五行
五行關系對養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醫將以五臟配屬五行:由于肝主升而歸屬于木,心陽主溫煦而歸屬于火,脾主運化而歸屬于土,肺主降而歸屬于金,腎主水而歸屬于水。如土生金,脾屬土,肺屬金,對于慢性虛弱性肺部疾病,可以采用補益脾氣的方法達到養肺氣的目的;木克土,肝屬木,脾屬土,肝有病會延及脾,所以肝有病時要注意保養脾,以免脾臟被累;水生木,腎屬水,肝屬木,肝血不足時可采用補陰的方法達到恢復肝血的目的。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
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中醫的一些皮毛知識,主要是宣傳祖國中醫的博大精深,希望能提高大家學習中醫的興趣,掌握一種實用有效的健康養生方法,延年益壽,輕松、健康地度過人生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