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皮膚科臨床常見的色素障礙性皮膚病,好發于中青年婦女,其病程較長,發展緩慢,嚴重影響外觀,成為醫學和美容界共同面臨的難題。目前黃褐斑的治療總體效果尚不滿意,但仍有些方法可行,例如外用剝脫劑、美容激光等。近年來,中醫辨證施治日益彰顯優勢,取得積極效果。
西醫治療
1.全身療法。西醫治療以外治為主,全身治療一般不作為常規療法,多用于真皮型、混合型黃褐斑。常用藥物主要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紫外線從而減少黑素合成的功能,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谷胱甘肽、茶多酚、原花色素(葡萄籽提取物)、黃酮醇類(銀杏葉提取物等)。這些藥物多為天然植物或植物藥提取物,無明顯副作用且又有一定療效,代表了西醫系統治療黃褐斑的研究方向。
2.局部治療。外用脫色素制劑、皮膚剝脫劑是西醫治療黃褐斑臨床最常用的方法,這些外用藥物可以通過減少黑素合成或皮膚剝脫的方法減少色素。常用藥物包括氫醌、曲酸、壬二酸、維A酸制劑、果酸、熊果苷等。氫醌是酪氨酸競爭性底物,可有效抑制黑素合成,臨床常用3%氫醌乳膏,有人配合0.05%維A酸和弱效糖皮質激素軟膏,取得較好效果。但氫醌乳膏外用有一定刺激反應,部分患者產生持續性色素漸退或引起外源性色素斑。曲酸能夠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常用2%復方凝膠制劑,有效率可達60%左右,外用無明顯刺激反應,可與果酸、氫醌等聯用提高療效。果酸能加速皮膚更新,低濃度時降低表皮黏合力,高濃度能引起表皮松解,通過創傷和表皮再生去除色素沉著和表皮損傷,是常用的化學換膚制劑。維A酸制劑,兼具抑制黑素合成和皮膚剝脫的作用,外用有時有明顯刺激反應,常與其他外用藥物配合。壬二酸是天然直鏈飽和二羧酸,為酪氨酸的競爭性抑制劑,直接干擾黑素合成,作用較慢,15%~20%制劑有與氫醌近似的療效,但更安全,刺激性更小。熊果甙是從植物熊果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與全反式維A酸聯用療效較好,常用3 霜劑或洗劑。國內目前可以選擇的主要為氫醌和維A酸制劑,其他幾種藥物尚缺少相應的商品,使得臨床可選擇范圍較窄。
3.激光及強脈沖光治療。激光及強脈沖光可以破壞黑素顆粒、影響黑素細胞活性,從而用于治療黃褐斑。色斑組織中含有多量黑素的細胞可以選擇性吸收強脈沖光,產生光熱效應,導致這些細胞破碎壞死。表淺的色斑組織結痂成屑從皮膚表面脫落,深部的色素破碎壞死被吞噬細胞吞噬排出體外。采用新型的強脈沖光治療黃褐斑,根據已有的報道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強脈沖光的脈寬是毫秒級光源,不能瞬間集中峰值能量爆破黑素小體,對真皮的黑素顆粒作用達不到有效破壞,對基底層黑素細胞也不能有效破壞,且很快恢復活性。因此,治療后容易復發,需要采用別的方法維持療效。強脈沖光由于脈寬長,能量低,引起的皮膚組織損傷較小,治療后色素沉著相對于激光也較少。激光治療包括調Q激光、激光磨削、點陣激光等。調Q激光壓縮脈寬,提高激光峰值功率,脈寬可達ns級,高強度、低能量,可選擇性破壞黑素顆粒,是目前治療色素性疾病的主要方法。調Q激光主要有YAG激光、紅寶石激光、翠紫寶石A1exandrite激光等。由于調Q激光能有效去除真皮黑素,對于難治性黃褐斑可選擇使用,缺點是可能導致色素沉著和復發,聯合外用制劑有維持療效、減輕副反應的效果。激光磨削是應用超脈沖CO2激光或餌激光去除皮損區表皮和真皮乳頭層,直接破壞黑素細胞產生治療作用,對白種人黃褐斑效果較好,但對黃種人易發生色素沉著和疤痕的副作用。點陣激光是介于有創剝脫和無創非剝脫激光的最新激光技術,既有剝脫式治療的快速和顯著效果,又具有非剝脫式治療不良反應少、易恢復的優點,已有報道顯示對表皮、真皮色素均有一定效果,是FDA批準的治療黃褐斑的方法。但對比非剝脫激光,其治療后色素沉著仍較明顯。
中醫治療
1.辨證論治研究。中醫將黃褐斑的病因病機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精血不足,不能上榮于面;或氣血痰瘀積滯皮下,色素沉著而致;或肝郁氣滯,郁久化熱,灼傷陰血,致使顏面氣血失和而發病;或脾虛生濕,濕熱蘊結,上蒸于面所致;也有人認為與沖任有關,沖任起胞宮,最終上行至面部,肝郁血滯傷沖任,氣血不能上榮于面,故致本病。辨證論治為肝郁氣滯、脾虛濕勝、肝腎陰虛、氣滯血瘀型,其中氣滯血瘀是黃褐斑的重要致病因素,所謂“無瘀不成斑”,故活血化瘀法貫穿各個證型。胡旭忠分四型治療:①肝郁氣滯型:治以疏肝理氣,活血消斑。藥用柴胡
2.中藥外治法。張惠用歸白藥膜(由當歸、白芷、黃芩等組成)治療黃褐斑68例,每周治療2次,4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總有效率85.3 。廖燕等采用中藥山慈菇
3.針灸療法。王民集等選用背俞穴刺血拔罐法治療黃褐斑。取穴:大椎、肺俞、膈俞、肝俞、胃俞。穴位常規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針點刺出血,然后用閃罐法拔罐,留罐6~10min,出血量1~2 mL為宜。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吳麗莎根據整體治療原則,取穴大椎、風池、肝俞、脾俞、腎俞、命門、太沖、三陰交。伴有肝郁癥狀者選擇支溝、血海、足三里;脾虛者選擇胃俞、足三里、血海;腎虛者選擇關元、氣海、命門。面部選擇斑片局部,用皮膚針輕叩至局部發紅不出血為度。治療2個月后觀察療效。結果:治療30例,總有效率83.3%。
小結
黃褐斑治療近年取得不少進展,為臨床治療提供了多方面的選擇。但同時應看到,由于本病發病機制未明,大多數西醫治療僅是針對已形成的色素斑治療,療效尚不滿意且復發率高,真正做到對因治療尚有一定的難度。中醫藥治療黃褐斑具有從因治療的優勢,但起效慢,患者依從性較差,如果中西醫的方法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增強依從性,可能成為黃褐斑治療的一個發展方向。
(張影華,黃褐斑中西醫治療進展[J]中國民閫療法2012年4月第20卷第4期: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