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大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當人們處于睡眠狀態中時,可以使人們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復。有助于人們日常的工作和學習。科學提高睡眠質量,是人們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保障。
人類不同年齡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嬰兒的睡眠時間為20~24小時,幼兒需要9~12小時,學童需要9~10小時,成人需要7~9小時,老年人需要6~8小時,大于80歲的老年人需要9~10小時。
通過研究發現,與每晚睡眠超過7小時或不足7小時的老年人相比,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時的老人其大腦衰老可推遲兩年。研究也表明,失眠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高于正常睡眠者數倍,且睡眠不足所導致的生物學改變竟然與老化現象非常相似,也意味著睡眠不足的人容易衰老。
睡眠過多或過少,都會增加各種疾病的發生率。長時間睡眠障礙往往引起白天的功能障礙(工作能力、認知功能)、人體免疫力低下、煩躁,同時還易引發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意外及心理疾患等,甚至造成猝死。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改善睡眠質量問題非常重要。建議要規律作息時間,睡前思想放松;每天準時起床(包括節假日);臥室環境要舒適,溫度適宜(18~24℃),避免強光、噪聲等;每日適度規律活動;晚餐不過飽,餐后不飲酒、咖啡、茶,不吸煙;失眠者白天避免午睡。
許多失眠患者往往會通過服用一些藥物來改善睡眠,但一定要注意慎用藥物,應盡量避免。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