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晚期癌癥患者均達到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其中包括適應障礙、抑郁癥、焦慮障礙、物質濫用、人格障礙、譫妄等。
當晚期癌癥患者合并患有精神障礙時,該怎樣治療才能最大的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呢?百濟藥師通過藥物選擇與大家分享其中的治療心得。
抗精神病藥 應該用于治療患者的精神病癥狀或譫妄,但目前在美國,此類藥物常存在過度使用的問題。常用的典型藥物為氟哌啶醇,非典型藥物為利培酮。
應注意,許多抗精神病藥物與高催乳素血癥相關,而后者是垂體瘤、乳腺癌及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利培酮、齊拉西酮、氟哌啶醇、阿立哌唑亦與垂體腫瘤相關。與抗精神病藥相關的醫療問題很多,包括神經阻滯綜合征、遲發性運動障礙、運動功能異常和急性肌張力障礙(如甲哌氯丙嗪),而很多醫師仍使用這些藥物治療失眠或其他疾病,因此不建議使用。
抗抑郁藥 可選用選擇性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三環類藥物(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米氮平、文拉法辛、安非他酮等。
通常根據抗抑郁藥的副作用和患者的治療需要進行選擇,應注意備選藥物的抗膽堿能效應、致Q-T間期延長的可能、劑量過大的風險、以及與化療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在使用抗抑郁藥前,須詢問患者的性接觸史、精神疾病家族史、患癌癥之前的抗抑郁藥使用情況以及物質濫用史等。由于備選藥物較多,臨床醫師應至少學會熟練掌握兩種藥物的使用。
一般情況下,不要使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當患者使用他莫昔芬治療時,應避免使用帕羅西汀、氟西汀、舍曲林、度洛西汀、安非他酮、托莫西汀,建議使用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文拉法辛和米氮平。
抗焦慮藥 有半衰期短的勞拉西泮和阿普唑侖,半衰期中等的氯硝西泮和半衰期較長的地西泮。
在使用抗焦慮藥物時,應注意過度鎮靜、認知損害、反跳和撤藥反應、摔倒、反應性減低及使用劑量等,因此應與其他有上述藥物處方權的醫師共同制定治療計劃。
安眠藥 患者常擔心成癮的問題,因此醫師應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用藥教育。一旦患者開始使用安眠藥,應在1~2天后對其進行隨診以了解情況。
可選用唑吡坦或替馬西泮、抗抑郁藥;有時也可用勞拉西泮或曲唑酮,但后者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或陰莖異常勃起;不應使用抗精神病藥改善睡眠。應警惕患者使用安眠藥時發生夜間醒來、摔倒及反跳現象。
精神興奮劑 常用哌醋甲酯和右旋安非他明;莫達非尼對部分患者有益,但存在費用高的問題。
在使用安非他明時,應清楚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還應注意患者是否存在睡眠問題和及時調整劑量,并監測患者的食物與體重。
心境穩定劑 鋰鹽可能引起白細胞增多;體外動物研究顯示,雙丙戊酸鈉有抗腫瘤細胞的作用,但尚未獲證實;卡馬西平可引起心臟損害;拉莫三嗪、加巴噴丁亦有許多副作用。
不建議在開始治療時選用此類藥物,使用時應與精神科或神經科醫師合作。應注意,卡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和雙丙戊酸鈉可影響化療藥物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