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癥是兒童常患的疾病之一,然而有數據顯示近六成自閉癥孩子的父母是學士以上的高學歷或高收入人士,高知父母希望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一心撲在工作上,生育時間晚,而孩子出生后,也往往容易忽略對孩子的照顧,因而孩子患孤獨癥的比例高于普通家庭,這是怎么回事呢?請看下文。
六成孤獨癥兒童父母均是高學歷
有數據統計顯示,近六成自閉癥孩子的父母是學士以上的高學歷或高收入人士。專家認為,高知父母希望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一心撲在工作上,生育時間晚,而孩子出生后,也往往容易忽略對孩子的照顧,因而孩子患孤獨癥的比例高于普通家庭。
不過,近年來關于孤獨癥的成因也有了更新的說法。專家告訴記者:過去曾經認為,孤獨癥的病因可能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但現在的研究認為,孤獨癥并不是缺乏溫暖的教養環境所造成的,而是遺傳基因、腦部疾病或創傷及其他生理原因造成的。
健康好幫手:兒童孤獨癥的病因分析,兒童孤獨癥的病因尚無定論,與遺傳因素、器質性因素以及環境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患兒的同胞發生本病的同病率較其他人為高,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較高,41%患兒為長y染色體。他們的父親和兄北也發現有長y染色體,從而提示與遺傳因素有關。
(2)器質性因素:如腦損傷、母孕期風疹感染,生下后患過腦膜炎、腦炎等。近年來,研究發現本癥患兒腦室左顳角擴大較多見,提示顳葉內側結構的病變。
(3)環境因素:有人認為早年生活環境中缺乏豐富和適當的刺激,沒有教以社會行為,是發病的重要因素。長期處在單調環境中的兒童,會用重復動作來進行自我刺激,對外界環境就不發生興趣。
本癥患兒的父母大多是專業技術人員,受過高等教育,比較聰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強迫傾向,對孩子冷淡和固執,家庭缺乏溫暖。本癥預后大多不良,往往殘留行為障礙,以致適應困難,不能獨立生活,僅少數人年長后,能適應社會生活。預后與智力水平有關,智力障礙嚴重者預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