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報道,在去機場的路上,總覺得飛機票忘帶了,然后反復檢查自己的包;停好車回到辦公室,總覺得車門沒鎖,然后再跑到車庫去查看;上課時,總覺得手機在響,不斷從書包中拿出手機來看……
據報道,在去機場的路上,總覺得飛機票忘帶了,然后反復檢查自己的包;停好車回到辦公室,總覺得車門沒鎖,然后再跑到車庫去查看;上課時,總覺得手機在響,不斷從書包中拿出手機來看……
近日從 上海 一些心理咨詢機構和醫院的心理門診了解到,在所有前來求診的患者中,
強迫癥或有強迫行為的患者占20%,其中白領占20%-25%,而大學生所占比例竟高達60%!部分教師竟也加入這支“隊伍”!有些中度甚至重度的強迫癥患者,覺得自己的病難以啟齒,感覺十分痛苦。
一、不“折騰”報表就會“憋得慌,很難受”
每天上班停好車,回到辦公室,總是擔心車門沒鎖好,有時一天竟會去車庫五六次查看自己的車門;她會反復鎖自己的抽屜,生怕抽屜沒有鎖好;從家里出來之后,她總擔心家門沒關好,會跑回家去檢查……這些癥狀更加證實了嚴正偉的判斷,他解釋:很多人,特別是管理階層人士,做事力求完美 ,有時表現過度,會出現強迫行為,但多數人能自我控制。
二、全球3000萬人患“完美強迫癥”
“因為強迫人格、強迫行為來心理咨詢事務所咨詢或治療的,大多是職場白領,其中處于管理層的占相當的比例。”近幾年來,咨詢強迫行為的人群逐年上升,在上海、北京、廣州等競爭壓力大的城市尤其多見,男女比例約為6:4。這些人的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分嚴格,長期處于緊張和焦慮狀態。
三、強迫癥是“怪病”還是“時尚(微博)病”?
“我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每次洗完還想洗,洗完以后一定要拿酒精棉球再消毒一遍,總覺得手上的細菌洗不掉。特別是在和別人握過手或者摸過錢、去過衛生間之后。冬天手都洗得發白了,但就是控制不了。”大多數患有強迫癥的人都在默默忍受這一病痛,因為他們覺得這太難堪了,不好意思尋找幫助,總覺得自己患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怪病”。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
如何自我減輕強迫癥狀
對那些有強迫行為的人,嚴正偉和林國珍提供了幾種自我減輕癥狀的方法。
1、心理暗示。比如懷疑車門沒鎖好,在第一次鎖好車門后,站在車子旁,心里反復告誡自己:“我已經鎖好車門了,現在轉身離開,沒事!”如此這樣反復念叨幾遍,并堅持這樣做下去。
2、紙條提醒。在辦公桌醒目位置貼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已經做得很棒了!很好了!”提醒自己不要事事太過追求完美。
3、自我統計。做一個統計表格,查看自己一天下來,在哪些方面會重復強迫行為,記錄重復的次數。并給自己設立目標,要求自己逐漸減少強迫次數。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以上3種方式針對癥狀較輕的人群,必須綜合起來實行,效果才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