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每10ml含洋地黃葉干提物 0.49-0.54mg ,七葉亭苷 1.0mg 。主治黃斑變性,視網膜黃斑區有關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中漿,中滲,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白內障術后黃斑水腫,動脈硬化性視網膜病變等)。
洋地黃苷能夠選擇性地集中于視網膜脈絡膜。研究表明(SIMON等,1961),洋地黃苷有激活色素上皮酶(鈉—鉀ATP酶)的作用,這樣就能增強色素上皮細胞功能,從而增強其消化吞噬感光細胞外節物質的作用,同時增進其輸送營養物質,保證感光細胞的能量供應,能夠保護感光細胞及脈絡膜毛細血管,使視網膜不受損傷,不致萎縮,避免或減輕黃斑變性。
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適用于眼底黃斑變性,包括所有類型的眼疲勞,包括眼肌性、神經性和適應性的。它的成分洋地黃苷及七葉亭苷均為血管活性藥物,其治療視疲勞的藥理作用主要是:洋地黃苷通過激活RPE細胞色素上皮酶,增加營養物質的輸送,從而促進感光細胞功能恢復;而七葉亭苷通過減少毛細血管阻力、增加視網膜脈絡膜血流,改善眼底微循環,防止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從而保護視網膜。同時,洋地黃苷可提高睫狀肌收縮幅度,增強調節功能,使近點近移,緩解調節性或肌性 視疲勞;七葉亭苷可增加睫狀肌血流量。二者共同作用,改善虹膜睫狀體調節功能,可能是該藥治療視疲勞的主要機制。
使用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的患者,分別對用藥前、用藥后3天、7天、14天,評估患者癥狀和體征,同時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進行評分。結果 與用藥前相比,總積分、異物感、燒灼感、眼痛、充血、視力模糊、畏光,各項指標于用藥后3天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病例未發現全身和眼部不良反應。結論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能快速有效緩解視疲勞的癥狀和體征,且安全方便。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患者若佩帶隱形眼鏡時,滴用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前請摘除,滴后至少15分鐘后戴回。如有其他需求,請拔打服務熱線400-101-6868,咨詢專科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