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指眼內的晶狀體由透明變得混濁,阻礙或扭曲了進入眼睛的光線,導致視物模糊,有重影或變形。上年紀的人常常會感到老眼昏花, 60歲以上的人群中,半數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
消朦片功能主治:明目退翳,鎮靜安神。消朦片用于角膜云翳、白斑、白內障及
神經衰弱。
三硝基甲苯白內障作為一種發病率高的常見職業眼病已見于諸多文獻,但其治療方面卻少有報道。我們曾試用白內停眼液和消朦片治療某廠l8例三硝基甲苯白內障息者,取得一定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對象:三硝基甲苯注藥工18例,男17例,女1例。年齡30~50歲(平均45.78歲),接毒工齡8~14年(平均1O.83年)。工作環境-INr濃度0.57~ 1.90 II m](平均0.85 II m])。按照國家《職業性三硝基甲苯白內障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診斷三硝基甲苯白內障I期 2例,觀察對象6例。
觀察方法 :患者滴白內停(武漢制藥廠)眼液,3次/d,消朦片(廣西合浦珍珠制藥廠)口服,3次/d,3片/次,共用藥6個月。醫生不變動,用藥前和用藥后6個月及停藥2個月后查視力,托毗卡胺眼液充分擴瞳,作晶狀體徹照和裂隙燈檢查,觀察晶狀體混濁變化。
效果評定有效:視力增進1~3行或晶狀體混濁由濃變淡或環狀混濁變散在點狀混濁,環狀混濁變窄、斷離,及環楔狀混濁變為環狀混濁。不變:視力或混濁形態無改變。無效:視力減退。
結果:三硝基甲苯白內障患者用藥6個月后,有44.44%視力有所增進,顯示較好的效果,但在停藥2個月后卻有所下降。
混濁程度三硝基甲苯白內障患者在用藥6個月后,有55.56%的晶狀體混濁形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觀察36只眼,混濁變淡lO只眼(27.78%)、混濁形態改變8只眼(22.22%)、濃淡及形態改變2只眼(5.56%)、混濁無改變16只眼(44.44%)。
三硝基甲苯白內障形成的原因,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其代謝產物醌類物質使晶狀體蛋白變性及代謝產生的自由基造成晶狀體氧化損傷的緣故。我們試用白內停眼液和消朦片治療三硝基甲苯白內障,6個月后55.56% 的晶狀體混濁有變淡、變窄或斷離等改善的趨勢,提示兩種藥物的聯合應用,對提高三硝基甲苯白內障患者的視力和改善晶狀體混濁程度有一定的效果。其治療作用,可能是白內停結合醌類物質,抑制晶狀體蛋白變性及消朦片中的多種氨基酸及鋅等微量元素抑制體內自由基反應 5,清除自由基減輕晶狀體的氧化損傷,從而維持晶狀體透明度,控制和延緩白內障發展,使患者視力得以改善。我們發現,白內停眼液和消朦片在較長治療期內顯示較好的效果,但是停藥后視力有所減退,表明在三硝基甲苯白內障緩慢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其治療應同一般白內障的治療措施一樣,有必要進行長期、多療程的治療,才有可能減輕或阻止其發展。
障福明消朦片療效
服用消朦片1療程(3個月):眼部干澀感和疲勞感減輕,眼部滋潤,濕滑,眼前黑點大部分變清白,看物體大部分已經呈現“單影”,患者自覺視力明顯提高,視物逐漸清晰。重癥患者的“
飛蚊癥”基本消失。
服用消朦片3個療程:輕癥患者裂隙檢查:晶狀體內的混濁物大部分消失,重癥患者經專業眼科檢查:視力有所提高,晶狀體混濁物部分消失。
(本文節選自《白內停和消朦片治療三硝基甲苯白內障的臨床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