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疼痛是一種痛苦的神經疾病,目前尚未出現針對它的特效藥。美國科學家日前使用轉基因方法,大大緩解了患有這種疾病的實驗鼠的痛苦。
神經疼痛是伴隨
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一種常見病痛,病因是機體傳導疼痛、溫度和觸覺信號的感覺神經出現損傷。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被輕輕一碰,就會出現難以忍受的灼燒痛感;在溫度稍高的環境下,患者會感覺身體像火爐一樣灼熱;有時這種疼痛還會在沒有任何刺激的情況下出現。用藥物抑制這種病痛很難見效。
科學家發現,脊髓中的神經傳遞素——伽馬-氨基丁酸(GABA)能夠削弱神經傳遞信號的功能,而一種名為谷氨酸脫羧酶(GAD)的物質能夠促使人體生成GABA。因此,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可以向脊髓中增加GAD基因,幫助生成GABA,由此來治療神經疼痛。
據《自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研究中破壞了一批實驗鼠的坐骨神經,使它們在微熱和輕觸條件下產生劇烈疼痛。之后,研究人員將一種無毒
皰疹病毒注入部分實驗鼠的脊髓中,該病毒中含有能促使GAD基因生成的化合物。
測試結果表明,經過轉基因治療的實驗鼠對熱和觸覺刺激的反應要比接受傳統藥物治療的實驗鼠的反應小得多。這種效果持續了一個半月,直到促使GAD基因生成的化合物失效。研究人員說,他們計劃在一年內利用上述技術進行人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