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一種由于各種理化因素對頭部中樞和周圍神經傷害,引起人體產生的主觀體驗,同時伴有不愉快情緒的臨床癥狀。一個人一生中幾乎都有這樣的體會,所以頭痛在神經科門診非常常見,在網絡咨詢中也占較大比重。頭痛的種類很多,既有器質性的如
腫瘤,也有功能性的,如
偏頭痛。如果沒有正確診斷,治療起來將會比較困難,而且有時會貽誤病情。
偏頭痛屬于血管性頭痛中的一種類型。是一種發作性顱部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頭痛。臨床上以陣發性一側劇烈頭痛為特點,嚴重時可累及整個頭部,多伴惡心,嘔吐。偏頭痛為常見病,多見于女性,半數左右有家族史。本病的發生與內分泌失調及水鹽代謝障礙有關。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睡眠不佳、氣候變化、強光刺激、烈日照射、輕度低血糖、飲酒以及應用血管擴張藥等,均是引起偏頭痛發作的誘因。
特殊類型偏頭痛:偏頭痛發作期或頭痛消退后可伴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
(1) 偏癱型偏頭痛:臨床少見, 多在兒童期發病 偏癱可為偏頭痛先兆, 單獨發生 亦可伴偏側麻木 失語 偏頭痛消退后偏癱持續10分鐘至數周不等 可分為家族型(多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和散發型(表現典型 普通型與偏癱型偏頭痛交替發作)
(2) 基底型偏頭痛:或稱基底動脈偏頭痛 較多見于兒童和青春期女性 出現頭重腳輕 眩暈 復視 眼球震顫 耳鳴 構音障礙 雙側肢體麻木及無力 共濟失調 意識改變 跌倒發作和黑矇等腦干和枕葉癥狀, 提示椎-基底動脈缺血 多見閃光 暗點 視物模糊 黑矇 視野缺損等視覺先兆,先兆持續20~30分鐘, 然后出現枕部搏動性頭痛, 常伴惡心 嘔吐
(3) 復雜型偏頭痛:指伴先兆延長的偏頭痛 癥狀與有先兆的偏頭痛相同 先兆在頭痛發作過程中仍持續存在, 延續1小時至1周 神經影像學檢查排除顱內器質性病變
(4) 偏頭痛等位癥:老年人和兒童可出現反復發作癥狀 如眩暈 嘔吐 腹痛 腹瀉 肢體和關節痛, 不伴頭痛發作
(5) 眼肌麻痹型偏頭痛:較少見, 偏頭痛發作時或發作后頭痛消退之際, 頭痛 側出現眼肌癱瘓, 動眼神經最常見, 可同時累及滑車和外展神經, 持續數小時至數周 多有無先兆偏頭痛病史 應注意排除顱內動脈瘤和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6) 晚發型偏頭痛:45歲后發病, 發作性頭痛可伴反復發作的偏癱 麻木 失語或構音障礙等 每次發作神經缺失癥狀基本相同, 持續1分鐘至72小時 應排除TIA和RIND等
偏頭痛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偏頭痛患者要避免直視汽車玻璃的反光,因為玻璃直接反射太陽光,強烈的光線會直接誘發偏頭痛,閉眼時會感覺到殘存多個圓型光斑。
2、避免從較暗的室內向光線明亮的室外眺望
3、不可對視光線強烈的霓虹燈。
4、勿食過量咖啡,過涼的冰淇淋,勿飲酒過多。專家統計出容易誘發頭痛的食物排行分別是:巧克力,酒精飲料、生乳制品、檸檬汁、奶酪、紅酒、熏魚、蛋類。飲食要節制,不要飲酒和吸煙。
5、還應該多吃些含鎂豐富的蔬菜、水果,增加大腦中的鎂含量。包括:小米、蕎麥面等谷類,黃豆、蠶豆、豌豆等豆類及豆制品以及雪里紅、冬菜、冬菇、紫菜、桃子、桂圓、核桃、花生等。
6、盡量避免過度勞累和憂慮、焦慮等情緒,保證良好的睡眠,謹防是由眼、耳、鼻及鼻竇、牙齒、頸部等的病變引起。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感染,如有牙科疾病,應首先治療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