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俗稱“羊兒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慢性疾病,患病率為3‰~6‰。癲癇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腦細胞群異常的同步放電,引起突然的發作性的一過性的腦功能障礙。臨床表現多樣,可有意識改變或喪失、肢體抽動、感覺異常、特殊行為等。
家長及患兒都應明白,“癲癇不是傳染病,更不是不治之癥”。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正規的抗癲癇治療,并且還要重視日常對小兒癲癇的護理,特別是小兒癲癇發作時,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
1、小兒癲癇大發作開始,應立即扶病人側臥防止摔倒、碰傷。
2、然后解開其領帶、胸罩、衣扣、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
3、頭側立,使唾液和嘔吐物盡量流出口外。
4、取下假牙,以免誤吸入呼吸道。
5、防止舌咬傷,可將手帕卷成或用一雙筷子纏上布條塞入其上下牙之間。
6、抽搐時,不要用力按壓病人肢體,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
7、發作過后昏睡不醒,盡可能減少搬動,讓病人適當休息,可給吸氧氣。
8、已摔倒在地的病人,應檢查有無外傷,如有外傷,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9、有癲癇病史者,必須按醫囑規律性地服用抗癲癇藥物,切忌擅自減量或停服,否則會導致癲癇病復發或持續發作。
10、首先癲癇大發作,一定要立即呼吸叫“120”急救電話,請醫生前來急救,即使發作已停止,也必須到醫院去進一步檢查,確定病因,對癥治療,防止復發。
11、小兒驚厥(類似癲癇發作)以高燒引起的多見,這時應盡快地把體溫降下來,有利于防止再次發生驚厥,并應盡快送到有兒科的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每一位小兒癲癇家長都應合理安排病兒的生活、學習,保證充分的休息,飲食不過量,飲水勿過多,避免睡眠不足及情緒波動。并且在長期用藥的過程中,需定期到醫院復查,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定期檢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