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骨鈣素(OC)與男性不育癥的相互關系。方法 121例男性不育癥患者作為不育組,62例健康男子作為對照組,進行血清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睪酮(T)檢測和OC測定檢測,并經相關統計學處理。結果 (1)不育組患者的血清FSH、PRL及LH含量明顯高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OC的含量與FSH、PRL及LH之間無明顯相關性。(2)不育組患者的血清OC及T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OC含量與T之間有直線相關關系。結論 OC能夠促進人體睪丸激素的釋放,OC水平低可能是不育男性睪丸激素水平過低的原因。
【關鍵詞】骨鈣素;男性不育癥;睪酮
骨鈣素(OC)亦稱γ-羧基谷氨酸蛋白或依賴維生素K蛋白,是非增殖期成骨細胞特異合成與分泌的一種非膠原蛋白。之前對OC的研究停留在OC與骨質疏松的相關性研究較多。關于OC水平與男性不育癥是否存在密切關系在國內未見相關的報道。筆者從男性OC與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測定的比較及相關性分析,從中發現存在一定的關系,進一步闡明OC與男性不育癥有著密切的關系。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男性不育癥患者121例,均為本院2011年2~7月份的門診患者,年齡24~46歲,平均(33.7±14.5)歲,身體健康,性生活均正常,均為婚后2年以上未育,均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及第二性征檢查。同時,以62例健康男子作為對照組,年齡25~42歲,平均(32.8±15.5)歲,近2年均有生育史,精液常規檢查均正常。
1.2 實驗儀器 SN-695智能放免γ測量儀(上海原子能研究所13環儀器一廠);Σ960型酶標儀(美國Metertech公司);其余相關設備由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提供。
1.3 血清生殖激素和OC測定 在常規體格檢查當天空腹抽血3mL,離心留取血清放置于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7.0統計軟件,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分析采用Bivariate Two-tailed檢驗,求Pearson系數。
2 結果
2.1 血清OC和FSH、PRL、LH、T測定結果 不育組患者的血清FSH、PRL及LH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T和OC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1。
2.2 OC和FSH、PRL及LH含量的相關性分析 OC的含量與FSH、PRL、LH 之間無明顯相關性(r=-0.113、-0.095及-0.073,均P>0.05);OC含量與T含量存在直線相關關系(r=-0.642,P<0.01)。
3 討論
通常認為骨骼是一類鈣化且無生理活性的支持結構,主要發揮骨架的作用。然而,近幾年國外的研究卻發現骨骼本身還具有內分泌器官的功能,骨骼很有可能在我們人體的能量代謝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調節者角色,當然,在此之前我們就已經知道肌肉和脂肪有著同樣的作用。研究者們認為他們的發現對于了解以及治療代謝紊亂,譬如說2型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癥等各種骨類疾病,有著重要的影響。
同時骨骼本身可合成一些具有調節作用的分泌蛋白,如OC。之前關于骨骼與生殖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僅集中在生殖腺對骨質的影響上,根據機體反饋原理,骨骼也可能對生殖腺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國外研究表明:實驗室里的雄性實驗鼠中,骨骼不能產生OC的老鼠產仔量也少。研究人員發現,OC能夠增加睪丸激素的生成量,睪丸激素是控制男性生育能力的激素。在注射了OC之后,這些雄性老鼠體內的睪丸激素水平也有所提高 。
本研究證實:(1)不育組患者的血清FSH、PRL及LH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經相關分析,OC含量與FSH、PRL及LH之間無明顯相關性。這也與國外的研究 結果吻合,表明目前并沒有發現骨骼狀況影響女性生育能力的明確證據。(2)不育組患者的血清OC及T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經相關分析,OC含量與T之間有直線相關關系,提示OC能夠促進人體睪丸激素的釋放,那么OC水平低就可能是不育男性睪丸激素水平過低的原因。
總之,本研究中,男性不育癥患者血清OC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導致人體睪丸激素釋放減少的原因。同時也為兩個人體器官之間雙向溝通提供理論依據,解除只關注生殖腺對骨骼產生影響,并未關注可能也會存在反向作用的傳統觀念,進一步拓展我們在男性不育癥的研究領域。(來源:張寅,伍瓊芳[J]廣東醫學2012年9月第33卷第18期:2806-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