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及不規范使用,使二重感染的問題日益突出。筆者對2003年4月~2004年7月就診于我院性病研究所的40例曾使用抗生素治療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例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目的:分析4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后繼發白色
念珠菌感染的情況。方法:采取回顧性調查方法,對2003年4月~2004年7月就診于我院性病研究所的40例曾使用抗生素治療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例進行分析。(真菌檢查采用直接鏡檢和培養的方法)。結果:男、女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2~10周后,分別出現程度不等的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和念珠菌性
陰道炎。真菌檢查證實均為白色念珠菌感染。結論:在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過程中,抗生素的長期、聯合使用極易引起真菌感染,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的二重感染。規范抗生素的使用對預防白色念珠菌的二重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資料 40例患者均為于2003年4月~2004年7月我院性病研究所就診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齡23~51歲,平均年齡30.8歲。發病前均有婚外性接觸史或其配偶有接觸史。40例患者均符合非淋菌性尿道炎(NGU)診斷標準。患者均無
糖尿病,在治療NGU期間無性接觸,無皮質類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用藥史。
1.2 一般情況 40例患者中感染沙眼衣原體(CT)11例,解脲支原體(UU)14例,CT+UU9例,CT+淋1例,UU+淋2例,
尖銳濕疣(CA)+UU2例,CA+CT1例。
1.3 基礎病治療 除尖銳濕疣采用電灼外,其他基礎病均應用抗生素治療,時間均≥12d,最長達10周。大部分應用喹諾酮類(拜復樂)、大環內酯類(阿奇霉素)及四環素(四環素、美滿霉素)等藥物,其中聯合用藥2~3種19例。
1.4 臨床表現 患者在應用多種抗生素治療NGU2~10周后,分別出現如下癥狀:26例男性患者中,11例有陰莖包皮及龜頭彌漫性潮紅,龜頭點狀紅色丘疹。9例尿道口舟狀窩受累出現尿頻、尿痛等癥狀;6例陰莖刺癢;14例女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陰瘙癢,
白帶增多。其中12例有豆腐渣樣分泌物,2例有淡黃色膿性分泌物略帶臭味。
1.5 實驗室檢查 真菌鏡檢:有23例患者查見假菌絲和厚壁孢子真菌培養:40例患者的分泌物標本經培養及生化試驗鑒定為白色念珠菌。
2 討論
二重感染是指在抗菌藥物治療原有感染性疾病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從微生物學及臨床上證實的新感染。常為原存于體內的少量致病菌(甚至非致病菌)引起。白色念珠菌即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別是奶制品、水、水果、蔬菜中,并長期寄居在人體的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道粘膜上 [1] ,當機體免疫力降低或正常寄居的微生物間相互制約作用失調,就容易引起念珠菌病。念珠菌病的發生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主要是通過性交傳染。繼發性可因糖尿病和大量應用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而產生。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及不規范使用,使二重感染的問題日益突出。本組40例患者無糖尿病、無服用皮質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等用藥史,且在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過程中無性接觸。40例患者的白色念珠菌二重感染均發生在使用抗生素治療后,其中曾聯合使用2~3種抗生素的有19例,少數患者使用了4種,用藥時間均≥10d,最長達10周。使用最多的抗生素依次為:拜復樂、阿奇霉素、四環素、美滿霉素。患者由于較長時間大量使用多種抗生素,使正常菌群不斷遭破壞,導致菌群失調,真菌得以生長繁殖。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體是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目前治療該病的藥物主要有四環素類、紅霉素類、氟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類等藥物 [2] 。患者前來性病科就診通常是因為自己或其配偶有婚外不潔性交史而要求檢查,但有的患者未必表現出任何癥狀。因此,對病原體做有針對性的治療將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復,避免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從而減少患者痛苦及不必要的經濟負擔。為此,有效地預防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二重感染是需要醫 患雙方共同配合的。
一方面,患者應該去正規醫院就診,并根據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系統治療,切記不能亂用抗生素。因為不合理用藥,會導致更多耐藥菌株的產生和不良反應的增加,使機體免疫力下降,處于易感狀態。此外,目前市面上有名目眾多的各種洗滌劑或消毒劑,但并非用得越多就“干凈”。婦女過多的使用外陰消毒劑,破壞了正常菌群共生的環境,反而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繁殖 [3] 。由于抗生素在殺滅有害菌的同時也殺滅陰道乳桿菌,使陰道pH值升高,自凈功能減弱,陰道內條件致病菌過度繁殖成為優勢菌群,從而引發陰道炎 [
4] 。對于男性而言,包皮過長可能是包皮龜頭炎患者的危險因素之一,因為白色念珠菌的粘附力除與白色念珠菌本身的毒力有關外,包皮過長提供了念珠菌粘附于粘膜表面的重要的環境因素,切除過長的包皮有助于預防或減少包皮龜頭炎的發生 [5] 。
另一方面,在患者初診時醫生應對其進行病原學檢查,以便根據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及時地選用針對性強的藥物,能用窄譜則不用廣譜。經治醫師應對患者的病史和臨床癥狀與體征給予足夠的認識,而不應該片面強調實驗室檢查陽性就無休止地應用抗生素。對于二重感染,醫生應引起充分的重視,不能錯誤地認為抗生素的應用時間越長,治療就越徹底和可靠,而忽視病原菌的檢查和缺乏認真系統的體格檢查。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4年第1卷第2期;《非淋菌性尿道炎醫源性白色念珠菌感染40例的臨床分析》;李沂軒 紀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