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臨床常見病,包括腎盂
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及
前列腺炎;而女性尿路感染發病率比男性高9倍[2],我們此處主要討論女性非復雜性尿路感染。 在我院內科門診就診病人中,已婚婦女泌尿道感染發病率、尤其是復發率較高。為了探討一種科學、有效、簡便的方法降低泌尿道感染復發率,我們對部分已婚婦女進行健康教育并對照觀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的:觀察健康教育對女性泌尿道感染復發率的影響。方法:對我院內科門診就診的一部分患泌尿道感染的女性病人分隨機分為為二組,一組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進行抗感染治療,另一組患泌尿道感染的女性單純抗感染治療;結果:進行健康教育組復發率為0.9%,未進行健康教育組復發率為80%。結論:健康教育明顯降低女性泌尿道感染的復發。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病源為2004年5月到2005年10月在我院內科門診就診的、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為單純性尿路感染,年齡在30~50歲的已婚女性,不分職業,文化程度及
懷孕周數,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80人。
1.2方法:我們對兩組患泌尿道感染的女性進行正規抗感染治療的同時對其中一組已婚婦女進行健康教育,另一對照組僅抗感染治療;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①夫妻雙方性生活前用香皂順時針擦洗肛門,用流動水從尿道口由前往肛門處沖洗,性生活后同樣用香皂擦洗肛門及沖洗尿道,性生活過程不憋尿,性生活后排一次小便;如男方包皮過長者容易藏納垢,清洗時也一定把包皮上翻后沖洗干凈;②女性每次排便后均用同樣方法清洗肛門;③多喝水、勤排尿;④患者每次排尿后用干凈婦女手巾由前往后擦干尿道及肛門,⑤不使用熱澡盆,最好淋浴⑥避免穿緊身褲襪⑦勤換內褲⑧女性月經期或妊娠期避免同房⑨多食新鮮瓜果蔬菜、避免進食辛辣食物;⑩保持心情愉快,多休息;患者初次就診后交待以上方法,并發放預防泌尿道感染知識手冊,通過半年隨訪,并記錄尿路感染復發情況如下據統計數字見表1。
表1泌尿道感染復發情況比較表(略)
上表提示兩組病人泌尿道感染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健康教育組有效地降低了已婚婦女泌尿道感染的復發率。
2討論
泌尿道感染(簡稱尿感)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尿道、膀胱、輸尿管、腎盂粘膜和(或)腎間質的炎癥,尿感是泌尿內科最常見的疾病,人群發病率約為2%[1]。尿感的發病率根據我國普查統計,占人口的0.91%[3]由于女性生殖泌尿道特殊的生理、解剖特點,如尿道短(僅3~5cm) 直而寬,尿道括約肌作用較弱,而且又與陰道、肛門緊鄰,無論是陰道還是肛門周圍都有大量的細菌寄居,女性患泌尿道感染的大多數尿路病原菌來源于直腸,而尿路感染的大部分細菌為大腸桿菌,據資料顯示有3倍數量的大腸桿菌粘附在陰道壁[2],目前的最新資料顯示性交是發生泌尿道感染危險的致病因素,經我們的問卷調查發現約 90%病人尿路刺激癥狀出現于性交后24~48h內,因性交的機械作用使尿道受擠壓,尿道口粘膜可被摩擦而受損,容易導致尿路病原菌由其肛門近端和糞便中的菌叢移行至尿道入口處、然后在尿道周圍和尿道遠端繁殖通過尿道進入膀胱、輸尿管、腎盂粘膜和(或)腎間質而引起相應的泌尿道感染;懷孕也是尿感的重要誘發因素之一,有些孕婦在妊娠5個月后可能發展或引起腎盂腎炎而影響母體和胎兒的健康,故妊娠婦女在孕期更應做好自我保健,在隨訪的例數當中,囑妊娠婦女在遵從上述健康教育時,入睡時盡量左側臥位,以便減輕子宮對尿路的壓迫,有利于尿流暢通。對此,我們隨機對一組泌尿道感染患者在抗感染治療同時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主要是清除肛門周圍的細菌,在對泌尿道感染的途徑上起到一定的阻斷作用,我們在此強調用香皂清洗,僅用清水是不能完全除去肛門周圍的細菌;因香皂為堿性物質,能對肛門周圍分泌的脂溶性物質及細菌起到一定的清潔作用,并且方便實用,能被患者所接受;由上表可見,兩組患者在堅持系統的抗感染治療同時,有健康教育的一組女性在泌尿道感染復發率上明顯低于沒有進行健康教育的一組女性,且此經驗在大小醫院、衛生所、防疫站具有很大的推廣意義。
3體會
由于文化知識差異造成的相應健康知識不足,使女性尿路感染復發率居高不下;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于疾病不僅僅滿足于治療,獲得健康知識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已成為醫患之間的焦點。雖然患者的知識層次不同,對掌握知識存在差異,但亦能使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疾病知識和健康知識,充分調動患者在健康方面的主觀能動性。讓患者獲得自我護理、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來源:《河北醫學》2006年6月9卷6期;《觀察健康教育對女性泌尿道感染復發率的影響》;范麗梅,李莉群,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