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長,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糖尿病性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已達12%~20%[1] ,多見于病程較長,血糖控制不良患者。臨床上此類患者較常見,應用抗生素治療達不到徹底治愈的目的,病情纏綿難愈,或反復發作,形成頑固性泌尿系感染。2004—2006年,我們運用韋蓄石甘湯治療糖尿病性泌尿系感染60例,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 依據《糖尿病診治指南》糖尿病與泌尿系感染診斷標準[1] 。糖尿病患者尿細菌定量培養的菌落計數≥10 5 個.mL,臨床無癥狀或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或伴全身不適癥狀,分為無癥狀性菌尿、膀胱炎和腎盂
腎炎、氣腫性腎盂腎炎、壞死性腎乳頭炎、泌尿生殖道真菌感染等。
1.2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均為河北省高陽縣中醫院糖尿病科門診患者,女49例,男11例;年齡28~81歲;糖尿病病程5~20年;泌尿系感染病程2個月~5年;體質量指數>25kg.m 2 35例,≤25kg.m 2 25例;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58例;并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17例,
白內障6例,腎功能不全5例,高脂血癥16例。
1.3 治療方法 常規糖尿病飲食控制,體育鍛煉,心理疏導,西藥口服降糖藥物或皮下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予韋蓄石甘湯。藥物組成:石韋30g,蓄20g,滑石30g,甘草10g。腰腹疼痛加白芍藥20g、川楝子10g;腹脹加枳實10g、香附12g;尿血加白茅根30g、生地黃10g;傷陰加知母15g、生地黃10g;發熱加蒲公英20g、黃柏8g;
便秘加瓜蔞仁20g。冷水浸泡30min,文火煎煮20~30min,每劑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2次溫服。15日為1個療程,治療1~3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1.4 療效標準[2]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尿培養未檢出白細胞,空腹血糖4.0~6.1mmol.L,病情穩定1年以上;顯效:臨床癥狀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病情穩定6個月;無效:臨床癥狀稍減或短時間內反復發作,空腹血糖下降不顯著,或持續空腹血糖≥8.5mmol.L。
2 結果
本組60例,治愈48例,顯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7%。
3 討論
糖尿病性泌尿系感染發病率與年齡、病程呈正比,與血糖控制水平、并發癥有無及輕重密切相關,屬中醫學淋證范疇。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或持續存在尿頻、尿急、尿痛,并有小腹拘急疼痛等癥,其纏綿不愈的根本原因是膀胱受外邪侵襲,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所致。韋蓄石甘湯方中石韋清熱通淋,利小便;蓄利尿通淋,善治膀胱濕熱;滑石清利膀胱濕熱;甘草瀉火解毒,除尿道疼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通淋之功。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持續性高血糖是導致感染與神經病變的首要因素,因而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療糖尿病性泌尿系感染的基礎,自主神經病變導致膀胱排空障礙,細菌易繁殖而致病,長期使用抗生素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導致泌尿系感染,纏綿難愈,反復發作[2] 。韋蓄石甘湯可使尿培養轉陰,臨床癥狀消失,起到抗生素不能達到的效果,從而徹底治愈頑固性糖尿病性泌尿系感染。
參考來源:《河北中醫》2007年5月29卷5期;《韋蓄石甘湯治療糖尿病性泌尿系感染60例》;梁惠 劉子林 仁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