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腎盂
腎炎,以及其密切相關的腎周感染和
前列腺炎,附睪丸炎等[1]。為了解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藥情況,筆者于2001年1月至2004年11月從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中采集的中段尿、前列腺液和分泌物等泌尿系統標本進行分離培養,并對陽性結果進行分析,為臨床診治和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目的:了解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藥性情況。
方法:對男性泌尿系統感染患者的泌尿系統標本分離培養所得的陽性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男性泌尿系統感染主要的病原菌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腸球菌、真菌、淋球菌、支原體和衣原體,革蘭氏陰性桿菌對復方新諾明、氨芐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藥最高, 75.1%以上,對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頭孢類藥耐藥性31.9%以上,對阿米卡星和亞胺培南耐藥最低, 6.9%以下;革蘭氏陽性球菌對青霉素、環丙沙星、紅霉素耐藥性高,63.2%以上,對萬古霉素敏感。
結論:對男性泌尿系統感染患者,要重視泌尿系統標本培養結果,根據菌種特征和藥敏結果合理用藥。
1 材 料與方法
1.1 材料
2001年1月至 2004年11月間到我院泌尿?凭驮\的泌尿系統感染男性患者,年齡18~57歲,平均28.5歲,病程1周至2年,絕大多數為本地居民,少量為外地人,按文獻[2]的要求采集中段尿.前列腺液和分泌物等的泌尿系統標本,馬上送檢。
1.2 試劑和儀器
血液瓊脂平板、巧克力平板、MH平板、ESBLs檢測用的藥片、耐甲氧西林葡萄菌檢測用的Etest藥條,由廣東省臨床檢驗中心提供,支原體和衣原體試劑盒由上海奧普生物技術公司提供,ADI鑒定板和美國Bdphoenix全自動生物鑒定儀由法國生物梅里公司提供。
1.3 方法
送檢標本立即接種,普通細菌的分離培養,按文獻[2]方法進行,所分離到的菌株,用自動儀Bdphoenix進行鑒定和藥敏實驗,淋球菌的分離鑒定采用文獻[2]方法進行。支原體和衣原體按試劑盒提供操作說明書進行。ESBLs檢測采用紙片擴散法MH瓊脂平板確證試驗,按美國臨床實驗標準委員會(NCCLS)(1999版M100S9)標準進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檢測采用Etest法,根據操作規程說明與 NCCLS標準進行。全程用質控菌株進行質量控制,質控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大腸埃希氏菌(ATCC 25922)、綠膿假單胞菌(ATCC 27853)、糞腸球菌(ATCC 29212),各種不同的細菌按照NCCLS標準選擇不同抗菌藥進行實驗。
2 結 果
2.1 從泌尿系統的各種標本中分離到936株病原菌,其中中段尿分離到494株中革蘭氏陰桿菌339株,革蘭氏陽性球菌137株,其他18株;前列腺液分離到402株中革蘭氏陰性桿菌58株,革蘭氏陽性球菌267株,其他77株;尿道分泌物分離到144株中革蘭氏陰性桿菌35株,革蘭氏陽性球菌25株,其他84株。分布情況見表1。表1 936株病原菌感染情況(略)
2.2 936株病原菌中,革蘭氏陰性桿菌432株,占462%,其中大腸埃希氏菌15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01株,陰溝腸桿菌46株,銅綠假單菌42株,其他桿菌89株;革蘭氏陽性球菌309株,占33.1%,其中苯唑西林耐藥葡萄球菌122株,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170株,腸球菌67株,真菌53株,占5.3%;淋球菌54株,占58%;支原體67株,占7.2%;衣原體21株,占22%,菌群分布見表2。表2 936株病原菌的菌群分布(略)
2.3 革蘭氏陰性桿菌和革蘭氏陽性球菌對本院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情況見表3和表4。表3 革蘭氏陰性桿菌耐藥情況(略)表4 革蘭氏陽性球菌耐藥情況(略)
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引起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腸球菌、真菌、淋球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不同標本病原菌感染情況不一樣,中段尿革蘭氏陰性桿菌為339株,占68.6%(339/494),革蘭氏陽性葡萄球菌球120株,占24.3%(120/494),前列腺液革蘭氏陰性桿菌為58株,占14.4%(58/402),革蘭氏陽性葡萄菌231株,占57.5%(231/402),尿道分泌物是以性病病原菌和真菌為主,與相關文獻報道[3,4]一致。
在分離出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中,以大腸埃希氏桿菌為首位35.7%(154/432),原因是與體內IgA分泌缺陷,以及尿道上皮有關的鱗狀上皮細胞對大腸桿菌親和性有關,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陰溝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弗勞地枸櫞酸桿菌等。在革蘭氏陽性球菌中,MRSA和MRSCON在葡萄球菌中占較高比例,分別是23.1%(56/242)和27.3%(66/242),腸球菌是人類和動物腸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有資料顯示在過去10年間腸球菌,尤其是耐藥性腸球菌引起的醫院感染在逐漸上升[5],在泌尿道感染分離中達7.6%[6],本結果為7.2%。酵母樣真菌的感染有增長趨勢,本結果為57%,這與激素、免疫抑制劑、廣譜抗生素廣泛應用有關。
革蘭氏陰性桿菌對復方新諾明、氨芐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藥性達75.1%,提示在沒有藥敏結果的指導下,對泌尿系統感染的陰性桿菌,這3種藥不宜使用;對頭孢噻吩、頭孢唑、頭孢呋辛等頭孢類的第一代、第二代的抗生素耐藥性達356%以上,對阿米卡星和亞胺培南敏感,這可能由于大腸埃希氏桿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易產生ESBLs,綠膿桿菌對抗外界環境強,對多種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藥性以及抗生素使用不當有關。在葡萄球菌的藥敏中,由于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與對苯唑西林敏感在葡萄球菌的耐藥機制不同[2],所以要重視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的檢測,前者產生β內酰胺酶,其特點是多重耐藥,對青霉素類及頭孢第一、二代抗生素都不敏感,首選抗生素是萬古霉素,而后者不產生β內酰胺酶,對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最有效抗生素為苯唑西林、萬古霉素、環丙沙星等;腸球菌對氨芐西林、紅霉素、青霉素耐藥性達58.7%以上,這由于腸球菌對許多抗生素表現為固有耐藥性[7],萬古霉素等糖肽類抗生素,目前被認為是治療嚴重革蘭氏陽性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腸球菌對萬古霉素有5.6%耐藥,應引起關注。
臨床在醫治男性泌尿系統感染時,要重視泌尿系統標本培養結果,根據菌種的特征和藥敏結果用藥,提高療效,降低耐藥菌株。
參考來源:《廣東藥學院學報》2005年9月23卷3期;《男性泌尿系統感染病原體及其耐藥性分析》;王潭楓,廖華衛,陳偉強,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