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感染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感染之一。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耐藥菌株越來越多,為了及時掌握致病菌群及耐藥性變化,為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學依據,我們收集和分析2002年7月~2003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尿培養陽性218株細菌的資料,現報告如下。
目的:分析我院泌尿系統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情況,為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收集和分析我院2002年7月~2003年6月住院患者泌尿系統感染尿培養陽性218株細菌的菌群分布和藥敏結果。
結果:218株泌尿系統感染的菌群中,革蘭陽性菌71株,占總數的32.57%;革蘭陰性菌147株,占總數的67.43%。在革蘭陽性菌中以屎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糞腸球菌多見。在革蘭陰性菌中,以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綠膿桿菌、弗地枸櫞酸桿菌、陰溝桿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多見。我院監測到的絕大多數革蘭陽性和陰性菌均具有多重耐藥性。
結論:泌尿系統感染優勢菌株為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也占1/3,且具有多重耐藥性,必需合理選用抗生素。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凡入選的住院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均符合泌尿系統感染的診斷標準 [1],且尿細菌培養陽性。
1.2 方法
1.2.1 標本收集 按要求反復清洗患者外陰部及尿道口,囑患者留取中段尿于無菌試管中,加蓋后即送檢。
1.2.2 培養及藥敏測試方法 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VITCK-32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用法國生物梅里埃用公司提供的細菌鑒定卡及藥敏卡:標準菌株:ATCC-25922:ATCC-25923:ATCC-27853(購自衛生部藥物生物制品所),進行菌種鑒定及藥物敏感試驗。
2 結果
2.1 菌群分布 218株泌尿系統感染的菌群分布見表1。其中革蘭陽性菌71株,占總數的32.57%;革蘭陰性菌147株,占總數的67.43%。在革蘭陽性菌中屎腸球菌35株,占革蘭陽性菌的49.3%;金黃色葡萄球菌13株,占革蘭陽性菌的18.3%;糞腸球菌8株,占革蘭陽性菌的11.27%;其它15株,占革蘭陽性菌的21.13%。在革蘭陰性菌中,大腸桿菌104株,占革蘭陰性菌的70.75%;肺炎克雷伯菌8株,占革蘭陰性菌的5.44%;綠膿桿菌7株,占革蘭陰性菌的4.76%;弗地枸櫞酸桿菌6株,占革蘭陰性菌的4.08%;陰溝桿菌6株,占革蘭陰性菌的4.08%;鮑曼不動桿菌5株,占革蘭陰性菌的3.4%;其它11株,占革蘭陰性菌的7.48%。
表1 218株泌尿系統感染的菌群分布 (株)
2.2 革蘭陽性菌的耐藥 革蘭陽性菌的藥敏結果見表2。從表中可見,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僅對青霉素G完全耐藥,而且對阿莫西林、氨芐青/舒巴坦、頭孢唑啉、紅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氯潔霉素、環丙沙星的耐藥率也達到了61.5%~76.9%,只有對萬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的耐藥率在7.7%以下,充分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藥性。在腸球菌中,屎腸球菌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100%,對青霉素G的耐藥率為97.1%;糞腸球菌對慶大霉素的耐藥率為100%,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鏈霉素的耐藥率為87.5%。由此可見,我院監測到的絕大多數革蘭陽性菌具有多重耐藥性。
表2 革蘭陽性菌株對抗生素耐藥性 (%)
注: ˇ 表中空格表示未做這種藥物的藥敏試驗
2.3 革蘭陰性菌的耐藥 革蘭陰性菌的藥敏見表3。從表中可見,大腸桿菌對復方新諾明、氨芐青霉素、替卡西林、甲氟哌酸、喹啶酸的耐藥率為66.7%~93%;肺炎克雷伯菌對氨芐青霉素、替卡西林的耐藥率為100%,對阿莫西林、頭孢噻肟、頭孢噻吩、慶大霉素、喹啶酸、甲氟哌酸、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為80%;綠膿桿菌對阿莫西林、氨芐青霉素、頭孢噻肟、頭孢西丁、頭孢噻吩、喹啶酸、呋喃妥因、復方新諾
表3 革蘭陰性菌株對抗生素耐藥性
明的耐藥率為100%;弗地枸櫞酸桿菌對阿莫西林、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喹啶酸、奈替米星、甲氟哌酸、替卡西林、妥布霉素、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為100%;陰溝桿菌對阿莫西林、氨芐青霉素、頭孢西丁、頭孢噻吩的耐藥率為100%;鮑曼不動桿菌對氨芐青霉素、頭孢西丁、頭孢噻吩的耐藥率為100%,對阿莫西林、頭孢噻肟、頭孢他啶、慶大霉素、喹啶酸、奈替米星、呋喃妥因、甲氟哌酸、妥布霉素、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為75%;以上6種細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均為0,說明亞胺培南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由此可見,我院監測到的絕大多數革蘭陰性菌也具有多重耐藥性。
3 討論
泌尿系統感染的經驗用藥常常療效不佳,其原因與致病菌群及耐藥性不明有關,因此及時掌握致病菌群分布及耐藥性變化,指導臨床合理選用抗生素十分重要。本文資料顯示,泌尿系統感染仍以大腸桿菌占首位的革蘭陰性菌感染為主,產酶率達相當高的水平,我院分離到的104株大腸桿菌中有ESBL(+)26株(占25%)。1999年版NCCLS藥敏指南規定,凡產ESBL細菌應報告所有青霉素類、頭孢菌類和氨曲南耐藥,不管體外試驗是否耐藥,均應報告對所有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 [2] 。因此,治療這類細菌引起的感染時,應注意ESBL是否陽性。若為陰性,一般可選擇頭孢西丁、頭孢他啶、呋喃妥因等進行治療;若為陽性,則不應選擇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重癥感染可首選亞胺培南。喹諾酮類藥物作為泌尿系感染經驗治療已達90%以上;本組資料卻顯示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率很高,與其他報道一致 [3] ,因而可能會導致治療失敗,臨床應引起高度重視。屎腸球菌是僅次于大腸桿菌的革蘭陽性菌,本組資料顯示,屎腸球菌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G明顯耐藥;但對四環素和呋喃妥因高度敏感。雖然青霉素類抗生素與慶大霉素或鏈霉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合用藥可顯示協同抗菌作用,但NCCLS規定如是高耐慶大霉素或耐鏈霉素的菌株,這種聯合作用無效。本組資料顯示對慶大霉素和鏈霉素的耐藥率均>50%,而且對青霉素明顯耐藥,因此,不宜將青霉素類抗生素與慶大霉素或鏈霉素等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聯合使用。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臨床常見的病原菌,其耐藥性主要由mecA基因編碼的青霉素結合蛋白(PBP2a)產生 [4] ,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最多,也是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5],我院分離到的13株金黃色葡萄球菌中有12株(占92.3%)β-內酰胺酶陽性,且呈多重耐藥性,因此單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治療對這些感染療效不佳,必須與β-內酰胺酶抑制劑合用;也可選用萬古霉素、呋喃妥因或利福平。近十多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強調指出臨床醫師必須根據細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離鑒定結果,參考當地近期細菌耐藥性監測結果選藥經驗治療。經驗治療可及時控制 感染、提高療效、減少和避免因不合理用藥帶來的危害。不論是經驗治療還是針對分離的病原菌進行治療,都必須參照細菌耐藥性監測結果,優選經驗用治療藥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療效 [6] 。不參考耐藥菌株監測結果,直接選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是不可取的 [7] 。
參考來源:《中華醫學研究雜志》2004年5月4卷5期;《泌尿系統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藥敏分析》;吳雄敏 倪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