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馬云“無人超市”開業的消息,無意外的刷屏。一場關于“消滅零售業導購員、收銀員”的革命,即將引發一場大討論。這其中牽涉到超市、便利店和藥店。
▍夢想照進現實了
7月8日,國內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的家無人超市從“瘋狂變成了現實。進場掃一次碼,拿完商品就走,自動結賬。
從概念曝光到現場擠爆,才剛剛一周時間。當所有人都還覺得一切還早之時,今天他就突然來了!和一周前被曝光時的場景完全一樣。
一周后,真實版來了...
次進店時,打開淘寶,掃門口的二維碼進店。一旦進入,全程無需再掏手機。
▲手機顯示入場成功
在無人超市區,和傳統商鋪的擺放商品無異,讓我們感覺和逛普通超市一樣。你可以拿起任何一件你中意的商品,直到離店。
后一步就是支付。當你拿著商品離開時,必須要經過兩道“結算門,也可以叫“剁手門。
道門:感應你即將離店的信息,并自動開啟。
第二道門:這才是關鍵的一道門,當你走到第二道門之時,屏幕會顯示“商品正在識別中”,馬上再顯示“商品正在支付中”,自動扣款,大門開啟。
7月8日,全杭州的焦點,就是這家超市。
▲真實版馬云無人超市
▍想渾水摸魚?不可能!
工程師們做了一次內測,把多種“渾水摸魚”的場景在店里測試,例如把商品放進書包里、塞進褲兜里;多人擁擠在一個貨柜前搶爆款;戴墨鏡;戴墨鏡+戴帽子……
測試結果顯示,基本都能識別,并自動扣款。也就是說,那些想戴墨鏡或口罩,把商放進口袋悄悄拿走的人,可以醒醒了。
▍無人超市大潮,已經來了
7月1日,上海家無人超市落地,24小時營業,沒有一個員工;
7月2日,深圳實現自動收銀,全程再無收銀員;
7月7日,馬云的無人超市正式落戶杭州;
沒錯,一場“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的革命,浩浩蕩蕩開始了。2017年7月,將是重要的轉折點。
更恐怖的是,這些超市將能對自己的店鋪、客人產生前所未有地了解。客人逛超市喜歡走哪條路線,哪個貨架客流密集,哪個貨架客人停留的時間長……
▍新事物出現對藥品零售行業的影響
運動品牌李寧說:“一切皆有可能”;耐克說:“just do it”。兩者結合起來就是,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去做,顛覆全世界也不在話下。所以,你不能從一開始就否定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從而錯過它的可能性而錯過你的未來。
畢竟,在兩次工業革命和如今的信息革命中,我們只是渺小的類。
值得思考的是,上述“革命”從超市行業開啟,不無延伸至藥品零售業的可能。現在出現的“智慧藥房、智能藥店”就是這種可能的證據。
從目前藥品零業的人員組成來看,執業藥師、導購員、收銀員占據大部分。前者的義務是負責指導患者用藥,而后者通常是經過用藥知識培訓后的“導購員”。而兩者又同時兼具理貨、促銷的義務。而收銀只負責結賬一個環節,當然也兼顧到藥店的活動促銷中。
藥店貨品(不含醫療器械類)組成上,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和保健食品。
從這兩個方面看,將上述“無人超市”的技術應用到藥店,無非有兩種可能。
1、藥店導購員和收銀員“被革命”,藥店只留兩個執業藥師坐鎮,指導顧客用藥,并兼顧關聯銷售。顧客進店向執業藥師講述自己的病情,執業藥師分析該用哪些藥,顧客去拿藥,如果拿了處方藥,要向系統出具處方單,然后自動結賬走人。藥店促銷活動和藥品補貨交給專業團隊負責。
雖然這種可能合規合情,但避不開目前人口老齡化的因素,會導致客流量偏年輕化,短期內業績不佳。但馬化騰說過,抓住年輕用戶,就抓住了未來。
2、藥店現有人員都不會被革命,因為藥品屬于特殊商品,顧客更信賴面對面的交流。從一個階段看,雖然目前藥店人員基本薪資開支比引進技術要高,但能通過“業績”來填平這一部分差距甚至超出。
來源:藥店經理人、中國經濟網、創業邦、錢江晚報、政商參閱
本文為轉載,我們不對其內容和觀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