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向醫藥市場的布局,比想象中更快。
▍2000萬買下一家藥品批發公司
昨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顯示,阿里健康已經完成了對杭州禮和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禮和醫藥”)的全資控股——后者曾經是浙江貝達藥業的子公司貝達醫藥銷售有限公司,作價2000萬。
賽柏藍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和天眼查獲悉,雙方這一交割在上月完成。
而兩個數據平臺信息顯示出,阿里健康出資2000萬元人民幣,持有禮和醫藥100%股權,成為后者的企業法人。
至此,阿里在原阿里健康業務之外,對醫藥領域的進入,明顯加快了速度。
事實上,就在6月9日,浙江大學剛剛宣布,浙江馬云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17位創始人及合伙人、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5.6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設立“浙江大學醫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下稱發展基金),該筆捐款旨在支持浙江大學醫學教育、人才培養和科研事業,并限定用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余杭院區的醫療設備購置、人才培養與引進、醫學研究等。
據悉,其中浙江馬云公益基金會捐贈3億元,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捐贈1億元,阿里巴巴17位創始人和合伙人捐贈1.1億元人民幣,云鋒基金捐贈5000萬元。
評價稱,馬云等人和機構這次聯手大手筆捐贈浙大一院,開創了國內社會捐助公共醫療機構的先河。
公開資料顯示,禮和醫藥經營范圍為化學藥制劑、中成藥、化學原料藥、抗生素制劑、抗生素原料藥、生化藥品的批發(以上均不含冷藏冷凍藥品);批發、零售:、二、三類醫療器械;網上銷售:食品、、二、三類醫療器械、消毒用品等。
在禮和醫藥法人變更之前——2016年3月,貝達藥業將貝達醫藥銷售有限公司注冊資本自 1000 萬元減至 170 萬元,并更名為“杭州禮和藥業有限公司”,同年12月完成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獲得GSP證書(藥品批發)。
▍阿里的醫藥大生意
盡管2000萬買入一家藥品批發并非大手筆,但從以往網絡醫院、云平臺、追溯平臺的終端和技術支持,直接切入醫藥供應鏈的轉變,還是引發了醫藥市場對阿里下一步動作的廣泛關注。
畢竟在第三方醫藥市場,已經有順豐、圓通、中郵政等巨頭已經競相布局中。
億邦動力分析認為,阿里此次進入更多或許是直接向下游藥店提供供應鏈服務,嘗試自營B2B業務。
禮和醫藥官網介紹稱目前下游會員藥店約2萬家,銷售網絡覆蓋全國26個省,170個市,配套4000平米的現代醫藥倉儲物流,這看起來非常合阿里健康的意。
2016年5月,阿里健康聯合65家連鎖藥店成立的“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則是此次阿里健康B2B自營的首批“買家團”,聯盟成員包括百佳惠蘇禾、德生堂、百草堂、康愛多等。
億邦動力進一步指出,今年務院要求取消互聯網藥品交易B證審批,改為備案制,禮和醫藥無需經過層層審批即可進行業務。
年報數據也從側面部分呼應了這一想法。
6月1日,阿里健康發布了截止2017年3月31日的年報(阿里年報財報區間均為上年4月1日至當年3月31日)。
年報顯示,阿里健康營業收入和毛利均有了強勁的增長,其中營業收入為4.7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39.4%;毛利為1.8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2.8%,此財年收入強勁增長主要歸因于B2C電商業務的增長。
2016年8月,阿里健康通過收購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并于9月中旬正式啟動了在醫藥品類領域的自營電商業務,開啟阿里健康大藥房。
而決定在醫藥品類上開啟自營業務,也是阿里健康在市場與產業現狀沖突下不出意外的選擇。
▍來源:賽柏藍 作者:特洛伊
本文為轉載,我們不對其內容和觀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