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一般人群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較高的比例,所以在等待
腎移植的人群中也就有許多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接受腎移植的病人多有一段時間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這期間因為貧血等多數病人接受過血液或血液制品的治療,所以比一般人有更多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那么這些人如果接受腎移植的結果是否會優于血液透析呢?目前還有很大的爭議,但有證據表明腎移植后免疫抑制狀態會激活病毒,加快病毒的復制,加重肝臟病的進展。但如果HBsAg陽性受體腎移植時無病毒復制則預后情況較好。
對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腎移植病人在治療上要有別于一般的病人,用藥務必要慎重,因為目前在腎移植常用的免疫抑制劑,如環孢霉素A和硫唑嘌呤,對肝臟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在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人這種損害明顯增加,使肝臟功能損害惡化。在免疫抑制劑治療方案中,一般用環磷酰胺或百令膠囊替代硫唑嘌呤,并早期預防性使用保肝藥物。在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腎移植病人使用
驍悉替代硫唑嘌呤,因可能適當地減少環孢霉素A的使用量,臨床的抗排斥反應的效果更好,且肝功能損害的發生率明顯減少,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在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腎移植病人常規使用驍悉,至少在腎移植后的早期使用的驍悉。
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人腎移植后要經常地檢查環孢霉素A的濃度,及時調整環孢霉素A的用量。因為在有肝臟功能損害時,環孢霉素A的代謝減慢,血環孢霉素A的濃度增加,在經治療肝臟功能好轉后,肝臟對環孢霉素A的代謝加快,又可能使血環孢霉素A的濃度降低。
無論是接觸乙型肝炎病毒還是由于接種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在產生了抗-HBs抗體后,即對機體起保護作用,使機體避免再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肝功能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