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因子(RF)
類風濕因子RF是診斷RA最早使用的血清學指標,是針對人或動物IgG分子Fc片斷上抗原決定簇的特異抗體,有IgM—RF、IgG—RF、IgA—RF等類型,但臨床上常檢測的是IgM—RF,它在RA患者中的陽性率可達70%~80%,但其特異性不高。除RA外,RF尚可見于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干燥綜合征),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肺結核,肝炎)和3%~5%的健康人群中,甚至10%~30%的健康老年人中也可出現。Bas等研究發現,RA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骨侵蝕性的損害主要與RF相關,故認為RF對預測疾病嚴重性有價值嘲,Vittecoq等也認為,類風濕因子RF能更好的預測RA患者的影像學進展,雖然RF有相對較低的特異性,但因其檢測方便快速,靈敏度高,同時又是美國風濕病學會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分類標準之一,目前仍得到廣泛應用。隱性RF:隱性RF是RF與抗原IgG結合形成的免疫復合物,其中IgM—RF的活性被遮蔽,用常規檢測方法不能檢出,隱性RF在RF陰性的RA患者中陽性率可達37.5%,它在幼年型RA患者中的陽性率較高,可作為RA檢測的補充,有助于提高檢測的敏感性。
2、瓜氨酸相關自身抗體群
2.1 抗瓜氨酸肽抗體(抗CCP抗體) 2000年Schellekens將一條由19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肽段合成為環瓜氨酸肽(CCP),以CCP為抗原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在RA患者中檢測到抗CCP抗體,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0%-75%和85%以上,明顯高于RF。抗CCP抗體在RA早期就可出現,并與關節影像學改變密切相關,它的臨床應用將更有助于對早期RA的診斷和治療。國外很多學者研究認為,抗CCP抗體陽性的RA患者骨關節破壞程度較陰性者嚴重,表明抗CCP抗體的檢測對預測RA患者疾病的嚴重性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抗CCP抗體檢測是近年來RA診斷的重大進展,特異性明顯優于RF,并可以與RF互補,提高RA的診斷率。Vencovsky等認為,早期RA骨關節破壞與多種自身抗體密切相關,其中抗CCP抗體和RF是最為敏感的血清學指標,二種抗體的聯合檢測能更好的預測疾病的進展和關節破壞程度。Visser等也發現當抗CCP抗體與RF雙陽性時對關節破壞的預測意義更大。雖然抗CCP抗體在RA的診斷中具有很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但也有報道認為,抗CCP抗體可能也存在于牛皮癬關節炎患者中。由于CCP可以大量人工合成,試劑穩定,檢測方法簡便快速,結果可靠,因此抗CCP抗體是目前所知的最有希望廣泛應用于RA早期診斷的一種抗體,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和研究前景。
2.2 抗角蛋白抗體(AKA) AKA,即抗鼠食道上皮角質層的抗體,對RA診斷具有特異性。AKA與RA病情嚴重程度和活動性有一定關系,在RA的早期甚至臨床癥狀出現之前即可出現,因此它是RA早期診斷和判斷預后的指標之一。有報道稱,AKA陽性的“健康人”幾乎均可發展成典型的RA。研究發現,AKA的靶抗原識別相對分子量為40kD的聚角蛋白微絲(filaggrin),其成分含有瓜氨酸,可推測抗CCP抗體與AKA應該有很好的重疊性。
2.3 抗核周因子(APF) APF是用人頰粘膜上皮細胞做底物,通過間接免疫熒光法發現的一種RA相關自身抗體,他們存在于49%~91%的RA患者中,其特異性為73%~99%,國內學者研究認為,APF滴度與RA患者病情活動性評價等指標呈正相關。APF可以在疾病早期出現,但其檢出率與病程長短元相關性,陽性往往提示預后欠佳,尤其是RF陰性而APF陽性患者。由于作為APF檢測的抗原片頰粘膜上皮細胞很難獲取和保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推廣。
2.4 抗聚絲蛋白抗體(AFA) 隨著對APF、AKA的深入研究,人們逐漸發現它們有相同的靶抗原,即上皮細胞分化終末階段的細胞骨架成分聚角蛋白微絲蛋白(filaggrin),filaggrin的特異性自身抗體即為AFA。通過對滑膜組織的研究發現,AFA由RA患者滑膜組織的漿細胞分泌,因此,AFA可能參與RA的發病,并可能與軟骨和骨的破壞有關。該抗體在滑膜組織中積聚,主要作用于其中的二種蛋白質,即p64—78和p55—61,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參與RA的發病,AFA可在RA的早期甚至臨床癥狀出現之前出現,可作為RA早期診斷的指標,且該類患者病情進展較AFA陰性者快,骨破壞更嚴重。但由于AFA抗原提取多源于正常人乳房形成術切除的皮膚及嬰兒包皮,因而限制了臨床應用。
2.5 抗突變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體(抗MCV抗體) 近年來發現的抗MCV抗體對RA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8%、95%。波形蛋白是重要的細胞骨架蛋白,它在凋亡的巨噬細胞內被瓜氨酸化,從而改變了蛋白結構并增加了潛在的抗原決定簇,波形蛋白在凋亡細胞內因得不到及時清除而持續存在,從而促進了抗MCV抗體的產生。抗MCV抗體因其有多個潛在抗原決定簇而優于抗CCP抗體,同時抗MCV抗體采用ELISA法測定,操作簡便快捷,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和研究前景。
2.6 抗Sa抗體 1994年Despres發現抗Sa抗體,該抗體在RA中的敏感性為20%~47%,特異性為95%以上。Sa抗原分子量為48~50kD,是存在于人胎盤、脾和RA患者血管翳的一種非核抗原,有研究發現,抗Sa抗體的靶抗原為瓜氨酸化的波狀蛋白(vimentin),抗Sa抗體可出現在RA早期并提示預后不良。Gilles等比較了抗Sa抗體,抗CCP抗體和RF對早期多關節炎患者疾病嚴重性的評估,發現抗Sa抗體可獨立作為預示疾病嚴重性的血清學指標,與關節的損害程度密切相關。由于在抗原底物的獲得和保存上存在技術困難,以及試驗結果判斷不易標準化,使得無法推廣應用。
現已有研究證實AFA、APF、AKA、抗CCP抗體、抗Sa抗體和抗MCV抗體在化學結構上具有相關性,均以含瓜氨酸的filaggrin片斷為抗原識別位點,因此有人將上述抗體統稱為瓜氨酸相關自身抗體(anti—eitrullinated protein auto antibodies,AC—PA),但幾種抗體的檢測結果并不完全重疊,可以互相補充,幾種抗體的聯合檢測可明顯提高RA診斷的敏感性。
3、抗Bip抗體
抗Bip抗體的靶抗原為內質網免疫球蛋白結合蛋白,屬于熱休克蛋白Hsp家族成員,是分布廣泛的分子伴侶,Bip能刺激RA滑液CD8+T細胞增殖并產生IL一10等細胞因子,調節炎癥反應的發生。Bip抗體存在于RA患者的滑液和血清中,有文獻報道,抗Bip抗體在已確診的RA患者中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3%和71%,在早期的RA患者中分別為66%和65%,因此抗Bip抗體對RA的早期診斷有很重要的意義。
4、抗RA33抗體
1989年Hassfeld等用免疫印跡法在RA患者的血清中檢測到RA33抗體,它是能與相對分子量為33KD的核酸蛋白產生特異性反應的IgG型自身抗體。現國內外已公認血清抗RA33抗體有助于RA的早期診斷,關于抗RA33抗體在RA患者中的陽性率國內外報道不一,其敏感性在35%~45%,特異性可達90%,抗RA33抗體可出現在早期不典型的RA患者中,但抗RA33抗體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異性抗體,它不僅在RA中出現,在SLE和MCTD等病中也有較低陽性率。
5、抗Ⅱ型膠原抗體
其靶抗原可能來源于關節,并通過介導細胞及體液免疫反應參與關節炎的發生和發展,溴化氰能把各種屬Ⅱ型膠原消化成若干個片斷,有類似的位點特異抗體。RA患者的主要位點特異抗體是CBl0、CBll。Ⅱ型膠原蛋白作為一種與RA相關的抗原,在RA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Andrew等報道,CBl0可存在于88%的RA患者的血清中,且在早期RA患者中的陽性率高于晚期的RA患者,結合RF、抗CCP抗體的檢測,將有更可靠的預測疾病的價值,同時為我們研究RA的發病機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6抗葡萄糖-6-磷酸異構酶抗體(抗GPI抗體)
該抗體是在K/BXN轉基因鼠的關節炎模型中發現的,將這種抗體轉移給健康小鼠可誘導關節炎的發生。抗GPI抗體為關節外抗原致病機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意義的證據。RA關節液中抗GPI抗體滴度比血清中明顯提高,表明該抗體可能在滑膜組織局部產生,Jouen等報道,在RA患者血清中抗GPI抗體的陽性率約為45.4%,但特異性僅75.0%,且抗體的出現與RA患者預后無關,抗GPI抗體不是RA的特異性抗體,它也可以存在于其他類型關節炎患者中。
7抗鈣蛋白酶抑素抗體(ACAST)
鈣蛋白酶是可溶性的鈣依賴半胱氨酸蛋白酶,能夠降解結締組織基質,在RA關節炎癥與骨質破壞中起著重要作用。鈣蛋白酶抑素是特異性的鈣蛋白酶抑制劑,能夠使活化的鈣蛋白酶失活。目前認為鈣蛋白酶一鈣蛋白酶抑素系統參與了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有報道認為在RA患者體內可能存在抗鈣蛋白酶抑素自身抗體(anti-bodies toe alpstatin,ACAST),ACAST與鈣蛋白酶抑素結合,使鈣蛋白酶抑素減少,不能有效的降解鈣蛋白酶,致使鈣蛋白酶在關節中增多,引起關節軟骨基質降解和骨破壞。最近waki—Egawa等用紅細胞鈣蛋白酶抑素作為抗原,用ELISA法檢測ACAST,結果顯示,在RA的敏感性為82.8%,特異性96.1%,故認為ACAST對RA診斷具有很高的價值。
8其他抗體
除上述幾種抗體外,RA患者中也可見其他抗體,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在RA早期就可出現,并可預測關節損害程度。抗RA相關核抗原(RANA)抗體可見于65%~95%的RA患者,顯著高于其他結締組織病,且在RF陰性的RA患者中可有38.5%的陽性率。此外,抗磷脂抗體,抗RNP抗體也可出現在RA患者中,但由于缺乏特異性,敏感性較低,所以很少應用于臨床工作中。總之,上述所提到的幾種抗體均有助于對RA的早期診斷,可提高對RA診斷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其中抗CCP抗體是最有希望廣泛應用于RA早期診斷的抗體。隨著第二代抗CCP抗體的出現,其對RA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提高,Quinn等報道,第二代抗CCP抗體對早期的RA患者,特別是血清反應陰性的RA患者有很重要的診斷意義。Raza等報道,第二代抗CCP抗體和RF抗體的聯合應用能更好的預測早期滑膜炎RA患者病情的發展及其嚴重性,而幾種抗體的聯合應用,可彌補RF對RA診斷的不足,對提高RA診斷的陽性率、預測RA患者病情的嚴重性都有很重要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