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支持的《類風濕關節炎規范化診療項目》日前啟動。
“我國類風濕關節炎約有500萬患者,而能治療這個病的專科醫生卻不到3000人,平均1667名患者才有一名醫生,更糟糕的是不少醫院都沒有風濕免疫專科,使得近七成患者在治療中走了彎路,延誤了病情。”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曾小峰教授在啟動大會上呼吁,醫院要設風濕免疫科,患者關節疼痛應要先看免疫專科。
之所以強調找專科醫生,曾小峰教授解釋為目前類風濕關節炎存在臨床診療不規范。風濕免疫專業是比較新的學科,很多醫生不了解這個疾病的特點,也沒有太多循證醫學標準可以參考,有的時候是根據經驗治療。
更何況,風濕性疾病是一個總稱,它包括幾百種疾病,并不是所有的關節疼都是類風濕,因此需要經過培訓的專科醫生進行判斷。
出現關節軟組織疼痛,尤其是手部等小關節腫痛不消,一定要及早到醫院風濕免疫科做相關化驗檢查。早期的類風濕關節炎,如果能夠及時治療關節不容易發生畸形,可避免殘疾。遺憾的是,我國類風關患者中首次就診選對科室的不到三成。
然而,患者如果到其他科室就診,很可能因醫生對這方面疾病醫學知識的局限而造成誤診,當患者已經發生了關節變形,甚至是殘廢才找到專科醫生就診時,再好的藥也無濟于事。
因此,患者第一步走對科室很重要,出現關節疼痛、腫脹或同時伴有發燒、疲乏無力等先要到風濕免疫性疾病專科排查。
類風濕類節炎好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如發現類風濕癥狀的出現,請務必及時到醫院進行確診治療。目前可用于治療類風濕的主流藥物有益賽普、愛若華、帕夫林等等,如有需求,請咨詢百濟藥師,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