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原因是什么?不少患者對此表示疑問。其實股骨頭壞死原因眾多,發現的就有60余種,且每一種股骨頭壞死的原因也都有各自特點。從發病機制上分,從發病范圍上分等等,股骨頭壞死的原因都各不相同。
什么是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又稱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常見的骨關節病之一。大多因
風濕病、血液病、潛水病、燒傷等疾患引起,先破壞鄰近關節面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造成壞死。其主要癥狀,從間斷性疼痛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再由疼痛引發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最后造成嚴重致殘而跛行。
股骨頭壞死( ANFH )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股骨頭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從而產生骨細胞進一步缺血、壞死、骨小梁斷裂、股骨頭塌陷的一種病變。
自 1888 年世界醫學界首次認識股骨頭壞死這一疾病至今,股骨頭壞死已由少見病轉變為骨科常見病、多發病。這種疾病開始多表現為髖關節或其周圍關節的隱痛、鈍痛,活動后加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髖關節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
股骨頭壞死癥狀有哪些?
主要癥狀為:走路跛行、疼痛、下肢無力、活動困難,重者不能行走、
肌肉萎縮甚至癱瘓。 若治療不及時 致殘成癱后苦不堪言,現今社會其發病率也日漸增高,由于生活質量的提高、外傷、飲酒、激素應用和相關疾病等造成的股骨頭壞死逐年增多,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目前我國患者已超過700萬人,每年股骨頭壞死新發病例在 15 萬- 20 萬人。由于這種疾病病程緩慢、致病機理復雜、治愈率低、致殘率極高,因此被人稱之為“不死的
癌癥”。
股骨頭壞死原因有哪些?
股骨頭壞死原因有哪些?下面百濟藥師從發病機制和股骨頭壞死形狀上為大家分類股骨頭壞死原因:
一、從發病機制分類股骨頭壞死原因
(l)缺血性股骨頭壞死:主要是股骨頭及其動脈系統發生了病變,而造成動脈供血障礙,最后導致了缺血壞死。
(2)混合性股骨頭壞死:即動靜脈均發生了病變,動脈不能供血、靜脈又不能回血,出現了既缺血又淤血的雙重病理改變。
(3)淤血性股骨頭壞死:主要是股骨頭的靜脈系統發生了病變,引起靜脈回流障礙,形成淤阻,壓力增高,動脈血不能供給,繼而也會發生缺血。
二、從股骨頭壞死形狀分類股骨頭壞死原因
(1)股骨頭核心壞死:股骨頭中心形成囊性變,邊緣有硬化帶。
(2)股骨頭中心錐形壞死:股骨頭中心持重位壞死,呈錐形。
(3)股骨頭小片狀壞死:即股骨頭彌漫性壞死。股骨頭內骨小梁有的增粗,有的變細、混合存在。增粗的骨小梁被吸收,發生小的囊性變,中心有小死骨,單發或多發。
(4)股骨頭頂半月狀壞死:壞死發生在股骨頭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狀。
濫用激素也可導致股骨頭壞死?
醫學研究表明,罹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與濫用激素的時間、劑量密切相關。劑量越大,服用時間越長,越容易致病。一般先從股骨頭中間壞死,然后殃及整個股骨頭壞死。30~50歲為多發年齡,男女比例為3∶1。他們大多每日服激素60毫克,40日以上;或每日服40毫克,100日以上;或每日服10毫克,1年以上等,均易發病。其中有的在近期未見異常,而在數年后才發病,這與個體耐受性及藥物蓄積量有關。
為什么濫用激素會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呢?因為該藥可引起血管系列性的變化,如血管內膜增厚、外膜纖維化、中間層的纖維斷裂及血管內的血脂阻塞,以及造成骨減少癥等。
盡管骨壞死最常發生于股骨頭,由于壞死后的股骨頭塌陷,造成髖關節的嚴重殘疾,但如果能在骨壞死的早期,及時給予溶解血脂栓塞與抗凝血及增加微循環的藥物,即可提高防治效果。但令人遺憾的是,不少患者對此病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常貽誤治病良機,以致造成終生痛苦和遺憾。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股骨頭壞死必須要及早治療。通過上述介紹,相信大家已經了解股骨頭壞死原因是什么了。股骨頭壞死原因有很多,患者朋友應該了解清楚自己是由于哪一種原因引起的,然后才能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