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是骨關節邊緣上增生的骨質。是由于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的一種疾病。骨質增生不壓迫周圍神經及血管等組織,就不會有臨床癥狀。發生于負重活動關節,受刺激的創面骨質迅速生長而增生。
骨質增生多發于中年以上。一般認為由于中年以后體質虛弱及退行性變;長期站立或行走及長時間的持于某種姿勢,由于肌肉的牽拉或撕脫、出血,血腫機化,形成刺狀或唇樣的骨質增生;骨刺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刺激和外傷后軟組織損傷、出血、腫脹而致。
骨質增生癥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等有關。年齡因素、慢性勞損、外傷、咽喉部炎癥、發育性椎管狹窄、頸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謝因素、精神因素等均能引起頸椎骨質增生。
臨床上多見的幾種骨質增生的種類有如下一些:
1、頸椎骨質增生癥:頸椎骨質增生是頸椎體上長骨刺,刺激周圍神經及組織時疼痛,一開始是輕微疼痛癥狀,如果病情加重就疼痛嚴重。開始活動時感到痛,活動后減輕,負重或勞累后加重。有的患者夜間加重,還會引起面部麻木、頭暈頭痛、手關節活動受限、上肢酸沉無力等,牽引頸部只能緩解癥狀,而不能根治。
2、腰椎骨質增生癥:腰椎骨質增生大多數長期無癥狀,往往同輕微創傷過度勞累、搬提重物有關。有的患者開始出現背部酸痛僵硬,休息后夜間晨起時往往病重,稍活動后減輕或消失,但活動過多或勞累后加重。天冷或潮濕、久坐、久臥都使腰痛加重,有時壓迫神經使腿麻木,甚至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癥狀。
3、膝關節及跟骨骨質增生癥:這種骨質增生的情況多見于40歲中年人。由于增生部分像刺,俗稱“骨刺”。發病輕者稍微痛疼,活動后痛疼消失,重者痛疼紅腫,休息或坐時無感覺,開始活動痛疼難忍,活動一會兒便會痛疼減輕。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診斷是不是骨質增生病,一般可去醫院拍一張X光片即可(不必用CT片)。此外骨質增生患者要注意保暖,在護理過程中保護好患者暴露部位,避免感受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