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發病、中軸和肌腱端受累者最需髖關節置換術
比利時等國學者發現,約1/4~1/3的強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髖關節受累,與巴斯強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數(BASFI)總分較高反映的功能損傷具有相關性。早期發病、中軸病變和肌腱端炎與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相關。相關論文發表在《風濕病學(牛津)》[Rheumatology(Oxford)2010,49(1):73] 雜志。
研究者合并3個數據庫的數據,納入比利時847例(ASPECT數據庫)、西班牙1405例(REGISPONSER 數據庫)和伊比利亞美洲466例(RESPONDIA數據庫)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前2個數據庫(數據集A)進行探索性分析、第3個數據庫(數據集B)進行確定性分析。
結果發現,24%~36%的AS患者髖關節受累需接受專科治療,數據集A中5%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需接受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受累者BASFI總分顯著較高(平均差1.6,P<0.001)。校正病程后,早期發病、病變累及中軸和肌腱端者,最需要接受髖關節置換術。
圖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通常出現骨侵蝕病變,最易累及髖關節
■ 述評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巴拉克(Baraliakos)等:有關治療AS的臨床實踐和臨床研究結果非常明確——應當常規評估髖關節受累情況。國際上應就評估髖關節受累的最佳方法達成共識,應該對腫瘤壞死因子(TNF)阻滯劑等療法進行對照研究,證實其治療結構性損傷的效果。
雖然對于年輕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說,等待全髖關節置換并非最好的治療手段,但目前這仍是主流選擇。此外,還需要進行前瞻性、長期隊列隨訪研究,從而進一步了解青少年發病的和中軸性脊柱關節炎的病程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