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頸椎病的整個康復治療措施中,藥物治療頸椎病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手段。雖然頸椎病是一種老年性退行性病變,藥物遏制其發(fā)展的可能性極小,但通過藥物減緩這種病理改變和疼痛等癥狀,仍是十分必要的。口服藥物治療頸椎病已經成了現代人治病的慣例,就拿頸椎病治療來說,雖然其不能徹底額根治頸椎病,但其在止痛、消炎方面仍有不錯的效果,是可以作為輔助治療的。治療頸椎病的藥物有哪些?哪些藥物的效果比較好?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些常用的頸椎病治療藥物。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fā)在中老年人,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
目前還沒有治療頸椎病的特效藥物。一些藥物治療頸椎病屬于對癥治療,可以使疼痛減輕,而不能從根本上解除病因。這些藥物大致有:
1、非甾體類消炎鎮(zhèn)痛藥。這一類藥物主要是針對神經根受到刺激引起的損傷性炎癥,起到消炎鎮(zhèn)痛的作用。主要藥物有:阿司匹林、撲熱息痛、保泰松、消炎痛、奈普生、布洛芬、芬必得、奇諾力、扶他林等。其中芬必得膠囊對胃腸損害較小,作用時間長,每次服0.3—0.9克,每天2次,癥狀消失后逐漸停藥,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常用于頸痛、肩痛、上肢麻木的病人。
2、使肌肉松弛的藥物。這類藥使肌肉的痙攣得到緩解,解除了對脊髓、神經、血管的刺激。妙納就是這樣的一種口服片劑,每次服50毫克,每天3次。
3、鎮(zhèn)靜劑。鎮(zhèn)靜劑能減輕神經的興奮性,也能使肌肉的緊張得到緩解,適于精神興奮、緊張、激動的病人。一般常用安定2.5—5.0毫克,睡前口服,或洼靜安定0.8毫克,睡前口服,也可用健腦安神的中成藥。
4、改善腦部血流供應的藥物。常用的藥物有:維腦路通片:每次0.2克,每天3次口服。維腦路通注射液:0.4克,每天1次靜脈點滴。尼莫通片:每次30毫克,每天3次口服。尼莫通注射液:10毫克,每天1次靜脈點滴。腦通片:每次10毫克,每天3次口服。腦通注射液:4毫克,每天1次靜脈點滴。
5、神經營養(yǎng)藥。這是對任何一種類型的頸椎病都有治療意義的藥物。常見的藥物有維生素B1片,每次10毫克,每天3次,以及其他復合維生素。
6、中藥熱敷。用祛風、活血、通絡、止痛的中藥,如當歸、桂枝、紅花、接骨木、路路通、川羌活各50克,五加皮、虎杖根、絡石藤等各100克,放在布袋內用蒸籠蒸,待水燒開15分鐘后取出來,置于頸部熱敷30分鐘。
7、外用劑型的藥物。對一些頸痛、僵硬等有一定療效。比如波菲待液體藥膜(布洛芬的外用劑型)、扶他林乳膏等,每天涂抹患處3—5次,可以起到消炎止痛作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治療頸椎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上述藥物進行治療。在服藥期間若出現胃腸出血、肝腎功能損害、視力障礙、血象異常以及過敏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用藥,以免加重對身體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