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
脂肪肝患者,特別是輕度、中度脂肪肝患者,并不會因為脂肪肝而有明顯的不適,所以大多數脂肪肝都是在體檢,或者因其他疾病就醫檢查時被發現的。
普通的B超檢查即可篩查出脂肪肝,這種檢查方式價格低廉,但是敏感性較差,對于輕度的脂肪肝可能出現漏診。如果需要進一步更準確地診斷脂肪肝,醫生可能會建議通過MR來做脂肪肝的定量檢查。
一位脂肪肝患者首次在門診就診時,醫生一般會給他開具不少其他的檢查項目,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空腹胰島素、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
白蛋白排泄率,甚至還有心電圖、心臟超聲、頸部雙側大血管超聲等。部分患者感到不理解,甚至還認為醫生在開大檢查。其實,脂肪肝本身也許并不兇險,但它是個警報器,提示身體很可能有其他的代謝異常,醫生開具這些檢查是為了及時發現脂肪肝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異常,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系統的干預和治療。
很多脂肪肝患者都關心,自己得了脂肪肝是否可逆。但是脂肪肝是越早發現,越早開始干預,可逆的概率就越大,特別是輕度脂肪肝,可逆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即使是中、重度脂肪肝也不是沒有可逆的機會,不過需要患者有很強的意志力,在生活中注意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并堅持藥物治療,定期隨訪、監測。通過這些措施,是有可能從重度脂肪肝轉為中度脂肪肝,再由中度脂肪肝向輕度脂肪轉變。
很多人在體檢中查出脂肪肝后,覺得不痛不癢無須理會。稍重視的人就在家中給自己治療,這部分患者認為,脂肪肝不需要去醫院,只要管住嘴、邁開腿(即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即可治好。
那么,真的是這樣嗎?雖然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對。對于輕度脂肪肝且沒有合并其他代謝異常的患者,的確不主張藥物治療,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好體重是干預的首選手段。對于體重超重的人,如果一下子要求他把體重降到理想體重(理想體重(KG)=身高-105),很多人會因為達不到而失去信心。醫生一般會要求他們達到有效體重減輕,即將體重減輕10%,當達標后再向下一個目標努力——繼續減輕體重的10%。
但是,對于中重度脂肪肝或脂肪肝合并有其他代謝異常的患者(目前的調查顯示,50%的脂肪肝患者都合并有其他代謝異常問題),不僅需要生活干預,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治療,如血糖高的則需要降血糖,血壓高的需要降血壓。
自從暴走媽媽的新聞出來后,很多脂肪肝患者都紛紛仿效,制定高強度的運動計劃,希望通過運動來治療脂肪肝。鐘碧慧提醒,運動對于脂肪肝的預防是有效的,對于輕度脂肪肝的逆轉也有幫助,但如果病情較重或合并有其他代謝問題,如何進行運動,選擇何種運動,都要先咨詢醫生后再進行,過于劇烈的運動并不適合這部分患者。
(資料來源:新康家園熱點新聞-患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