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酒精肝的治療應該如何進行?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明確指出,關于酒精肝的治療應當采取綜合的治療措施,主要包括為戒酒、營養支持以及適當的藥物治療。
流行病學指出,酒精性
肝病病理學改變主要為大泡性或大泡性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細胞脂肪變性。依據病變肝組織是否伴有炎癥反應和纖維化,可分為單純性脂肪肝、酒精性
肝炎、
肝纖維化和
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的病理學診斷報告應包括肝脂肪變程度(FO一4)、炎癥程度(GO一4)、肝纖維化分級(SO一4)。那么,酒精肝的治療應該如何進行呢?
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指出,關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療原則是:戒酒和營養支持,減輕酒精性肝病的嚴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繼發性營養不良和對癥治療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發癥。
酒精性肝病的治療,首先應戒酒: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肝病的最重要的措施,戒酒過程中應注意防治戒斷綜合征。
其次,營養支持: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營養支持,應在戒酒的基礎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飲食,并注意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K及葉酸。
而對于使用藥物進行酒精肝的治療,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指出:多烯磷脂酸膽堿對酒精性肝病患者有防止組織學惡化的趨勢;甘草酸制劑、水飛薊素類、多烯磷脂酸膽堿和
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藥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細胞器等作用,臨床應用可改善肝臟生物化學指標。雙環醇治療也可改善酒精性肝損傷。但不宜同時應用多種抗炎保肝藥物,以免加重肝臟負擔及因藥物間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