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人們往往忽視藥物的不良反應和風險。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稱,在美國,10%的成年人患有長期腎臟病,而大多數人并不自知。
不了解腎臟的工作原理,就會忽視某些藥物對腎臟的損害作用。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需要經腎臟分解、濾過后排出。腎功能不全可導致體內藥物增加,從而損傷機體。
近日,國家腎臟基金會發布了5類腎功能不全患者應慎用的藥物。包括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具體如下:
降脂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調整他汀類藥物的用藥劑量。
止痛藥:腎功能下降者,不建議使用某些非處方和處方止痛藥,如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因該類藥物可降低腎臟血流量。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麻醉性鎮痛藥可導致藥物積聚,導致嚴重健康問題。
抗菌藥:多數抗真菌藥物,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都由腎臟清除。患者本人以及臨床醫生應充分了解患者的腎功能水平,以確保治療過程中安全用藥。
降糖藥:胰島素以及其他降糖藥需通過腎臟清除。鑒于
糖尿病是導致腎臟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義。血糖控制的方法通常為飲食,鍛煉和藥物聯合治療。因此,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詢問臨床醫師是否需要根據腎功能水平調整用藥劑量。
胃痛藥/抗酸藥: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該類非處方藥,可引起電解質失衡。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詢問醫生是否可安全使用該類藥物。
慢性腎臟病患者應進行血常規檢查,根據血肌酐水平計算eGFR,以確定腎功能狀態。使用上述藥物前應根據患者腎功能水平確定是否需要調整用藥劑量或換用其他藥物,全面評估患者的用藥獲益和風險,避免造成進一步損傷。
醫脈通編譯自:5 DRUGS YOU MAY NEED TO AVOID OR ADJUST IF YOU HAVE KIDNEY DISEASE.
來源:醫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