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肝臟是人體最要的器官,它的解毒功能是我們身體健康的保障,因此,秋季進補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給大家介紹下,初秋、仲秋、晚秋如何進補來保肝
秋季進補不僅有利于肝臟恢復,而且對提高免疫力渡過冬季大有益處。秋季如何進行進補?39健康網編輯采訪了廣東省中醫醫院肝病科池曉玲主任,指出初秋、仲秋和晚秋如何進補。 >>>推薦視頻:從《黃帝內經》看秋季養生
秋季進補——初秋平補
初秋選用平補之品:如魚、瘦肉、禽蛋、奶制品、豆類以及山藥、紅棗、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
秋季進補——仲秋潤補
“燥者潤之”——適當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橄欖、百合、銀耳、蘿卜、鱉肉、烏骨雞、鴨蛋、豆漿、乳品等。
“少辛增酸”——酸甘化陰,宜進食酸味食品,如葡萄、石榴、蘋果、芒果、柚子、獼猴桃、檸檬、山楂等。
秋季進補——晚秋滋補
晚秋宜調整脾胃,打“底補”的最佳時期。底補可用芡實、紅棗或花生仁加紅糖燉湯服,或用芡實燉牛肉等。
專家:秋季進補有四忌 推薦七種進補粥湯
池曉玲主任提醒道:“秋季進補并非只要是補品吃了就行,也并非多多益善,也有些人會誤以為價格越貴的補品效果越好。
秋季進補也有所禁忌,一是忌亂補: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二是忌慕名進補:并非價格越高的補藥越好;三是忌虛實不分: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四是忌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有些網友認為煲湯粥比較麻煩,池曉玲主任以她的經驗告訴大家:“煲粥湯其實比較簡單和省事,準備好材料后放在鍋里熬,然后就可以忙自己的事情了。”下面為您詳細介紹七種進補粥湯的做法:
1.杏仁川貝百合粥
原料:杏仁30克,川貝母15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杏仁、川貝母、百合洗凈,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先煮1小時,撈去藥渣后放入粳米,再煮20-3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
2.黃芪淮山藥粥
原料:黃芪30克,淮山藥4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黃芪洗凈,切成片,與淮山藥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內,放入陶器罐內,注入清井水,先煮1小時,將藥渣袋撈去,放入洗凈的粳米,煮20-3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
3.銀杞菊花粥
原料:銀耳3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粳米100克。
上述用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后調入適量冰糖服食。
功效:養肝、補血、明目、潤膚。
4.芝麻粥
原料:芝麻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備用。粳米淘凈煮粥,待粥成后,拌入芝麻同食。
功效:養血潤燥通便。適于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5.胡蘿卜荸薺瘦肉粥
原料:胡蘿卜200克,荸薺100克,豬瘦肉20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將胡蘿卜去皮洗凈切小塊,荸薺洗凈切小塊備用,豬瘦肉洗凈切片。豬瘦肉用沸水飛水后,與胡蘿卜、荸薺以及淘洗干凈的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米爛粥成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養陰生津。
6.百合梨湯
原料:鴨梨1個,百合、麥冬、川貝各5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鴨梨洗凈切塊,與洗凈的百合、麥冬、川貝共同放入燉鍋,隔水燉1小時,調入冰糖即成。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
7.銀耳木瓜湯
原料:銀耳30克,大棗5枚,鮮木瓜50克,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以溫水浸泡30分鐘,大棗洗凈去核,鮮木瓜去皮切小塊,上述3味一同放入燉鍋,燉煮到銀耳熟爛,調入冰糖即成。
功用:滋陰潤肺。
以上的就是為你介紹的關于初秋、仲秋、晚秋如何進補來保肝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