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中華醫學研究會肝病委員會在穗主辦的“全國規范乙肝防治高峰論壇”上指明,由于乙肝治療的不規范,致中國慢性乙肝停藥后復發的比例超過50%,人數每年超100萬。
乙肝停藥復發一直是醫學界較為重視、患者較為擔心的問題之一。但是,因為乙肝需要長期的抗病毒治療,因此有部分患者因為經濟、心理因素等問題,或在乙肝有所好轉的時候而擅自停藥,而導致乙肝復發。專家介紹,在乙肝治療方面,患者用藥吃吃停停、不規范停藥現象普遍存在,此外,因感覺不到明顯癥狀、經濟原因等而停藥的人不在少數,使乙肝復發現狀更加嚴峻。
在會上,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副主任成軍教授指出,乙肝的抗病毒治療通常需要2-3年時間,患者每天一片藥,保證不漏服其實很難。他說,“與初治患者相比,乙肝復發患者再治療復雜性增加。有些已經產生耐藥或耐藥風險較高,再治療時需要醫生根據以往病史給出個體化方案。建議正在進行口服抗病毒治療的乙肝患者應堅持長期、規范治療,不要輕易停藥。”
據徐成軍介紹, 目前對乙肝復發主要有兩大治療策略:選擇兩種沒有交叉耐藥位點的口服抗病毒藥進行聯合治療;換用與以往用藥沒有交叉耐藥位點的口服抗病毒藥物。
中華醫學研究會
肝病委員會楊君教授則認為,當前,臨床上可供選擇的慢性乙肝抗病毒藥物很多,但如果初始治療選擇不當,產生病毒耐藥而導致換藥,而后再耐藥,再換藥或加藥……如此循環,慢性乙肝患者可能面臨多藥耐藥,在治療之路上越走越窄,直至最后無藥可用的地步。因此,如有可能,初始治療應選擇抗病毒活性強、低耐藥的藥物,這已經是當今國際醫學界對慢性乙肝治療的共識。
目前,在臨床上使用較為方法的口服抗病毒藥物主要有
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等。其中,
博路定為恩替卡韋的原研產品,
雷易得為國產的恩替卡韋;
阿甘定是2007年上市的阿德福韋酯;
賀甘定為國產的拉米夫定。了解口服抗病毒藥物詳情,可致電400—101—6868,百濟執業藥物為您提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