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該病毒主要在肝細胞中復制,損害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的炎癥、變性、壞死。肝細胞壞死后,組織進行不斷修復,修復的過程就是肝臟纖維化的過程,就好像一個傷口,創傷愈合后形成疤痕,而這個疤痕已經成為纖維組織。
肝細胞經過多次的損傷—壞死—修復,漸漸形成
肝纖維化,15%左右的患者可發展為
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細胞癌,這就是“
肝炎三步曲”。雖然丙肝和常見的甲肝、乙肝等肝炎都屬于病毒性肝炎,但這幾種肝炎的傳播途徑、自然病程、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等都不盡相同。
丙肝的發病潛伏期長且具有隱匿性,一旦沒有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病情可迅速惡化,更易發展為肝硬化甚至
肝癌,危及生命。2011年國際抗丙肝聯盟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大多數中國患者不清楚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而超過40%的丙肝患者拒絕接受治療。此外有數據表明,丙肝漏診率高達52%。
丙
肝病毒主要經血液傳播,日常的接觸如擁抱、接吻、就餐并不會造成丙肝病毒在人際間的傳播。但是如果丙肝患者或者其家屬發生創傷、嚴重潰瘍等情況,家庭成員之間的丙肝病毒傳染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丙肝起病隱匿,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常見急性期癥狀: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和右上腹部疼痛等,少數伴有低熱,輕度肝腫大,個別患者可出現黃疸,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表現為隱匿性感染。
慢性丙肝患者的癥狀:癥狀不明顯,有些患者可無癥狀地發展數年;有些患者常感到程度不同的乏力,右上腹不適,患者常自訴右上腹有沉重感,其他一些癥狀包括惡心和關節痛,黃疸很少發生。
目前還沒有能有效預防丙肝的疫苗,但只要及時發現、規范治療,大多數丙肝患者是可以臨床治愈的。丙肝治療的有效方法是聚乙二醇干擾素加利巴韋林,這是全世界一致推薦的方法。通常情況下,經過1年的治療,至少約60%的患者可達到HCV RNA持續轉陰。如果在治療早期1至3個月內HCV RNA轉陰,則治療1年后,70%至80%的患者可獲得長期病毒抑制。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丙肝如果及時診斷和治療,是有望治愈的,這一點相當重要。如果患者在20歲時發現患丙肝,治療效果將優于60歲時才發現并治療。因此,對于丙肝,醫生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