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名醫學專家共同參與的“病毒性肝炎臨床診斷及治療一體化研究”5日正式通過北京市科委驗收。評審組認為,這項北京市確定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不僅在提高確診率和存活率、探索新療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而且大幅降低了醫療費用。
我國屬于
肝病多發地。流行病調查數據顯示,僅北京市目前就有近百萬
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為了讓科技惠及百姓健康,從2003年開始,北京市科委、衛生局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現金、免費藥物,資助病毒性肝炎重大科技計劃。17家中央、解放軍及北京市屬醫療、科研機構共抽調90多名專家,組成10個課題組聯合攻關,這是近年來北京市規模最大的醫療科研攻關項目。
“病毒性肝炎臨床診斷及治療一體化研究”實施3年來,已在9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包括提高診斷率和存活率、優化診療流程、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據項目總負責人段鐘平教授介紹,專家們通過規范病原學診斷體系,改進傳統的診斷方法,使“原因不明病毒性肝炎”確診率提高了60%。專家們還根據我國患者發病特點,開發出慢性乙肝病變計分系統和超聲定量診斷兩套軟件,有助于這項科研成果大范圍推廣。
肝病屬于“富貴病”,不少患者因難以承受巨額醫療費不得不放棄治療。段鐘平說,肝炎化驗項目很多,但并非項項都有必要,項目組專家經過臨床分析、反復篩選,最終確定了6個適用于各類肝病的通用指標,在精簡化驗項目的同時降低了醫療費。北京佑安醫院聯合11家機構承擔的人工肝綜合治療分課題,不僅使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一年存活率提高了13個百分點,而且人均住院費用減少上萬元。為避免濫用抗病毒藥物,項目組還制定了肝病治療優化方案,積極引入中醫,并提出重型肝炎營養支持治療的新概念,起到延緩肝纖維化和
肝硬化的作用。
為確?蒲谐晒M快運用于臨床,北京市科委在與項目組簽訂協議時,特意把科普列為考核評價指標之一。“病毒性肝炎臨床診斷及治療一體化研究”實施以來,課題組專家已在全國20個城市開辦專題講座,共有3000多名醫務人員接受培訓。據了解,北京市二級以上醫院今后將逐步推廣課題成果,統一規范肝病檢查、診斷和治療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