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慢性肝炎可以治療好嗎?許多的疾病患者都擔心自己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因此他們希望越快治療越好,事實上,慢性肝炎是一種對人的健康產生一定危害的疾病,只有盡快得到治療,才是能夠帶來莫大的貢獻。
乙型肝炎又稱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傳染病。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因其可能通過性生活傳播,國際上將其列入性傳播疾病。本病在我國廣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區感染率達到35%以上。據有關資料,肝炎檢測陽性的患者已經達到1.89億,而應就診未就診人數(攜帶者)將近4億。是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多見于兒童及青壯年。
乙肝臨床表現多樣化,易發展為慢性肝炎和
肝硬化,少數病人可轉變為原發性
肝癌。病理:HBV是嗜肝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屬于DNA病毒,是一種復合體,直徑為42毫微米,分核心及外殼(包膜)兩部分,核心直徑27毫微米,內含環狀雙股DNA和多聚酶,其外是脂蛋白外殼。HBV抵抗力很強,在60℃經4小時及一般濃度的消毒劑中均不能使其滅活。煮沸10分鐘后,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包膜上的蛋白質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肝細胞內合成并大量釋放于血液循環中,其本身并無傳染性。核心部分含有環狀雙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復制的主體。乙
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強,能耐受60度4小時及一般濃度的消毒劑,煮沸10分鐘或高壓蒸氣消毒可以滅活。
HBV具有三種抗原抗體系統:表面抗原抗體系統(HBsAg,抗-HBs):HBsAg存在于病毒顆粒的外殼部分。HBsAg陽性是HBV感染的指標,但不是乙肝診斷的唯一依據。HBsAg能激發人體產生抗體(抗-HBs)核心抗原抗體系統(HBcAg,抗-HBc):e抗原抗體系統(HBeAg,抗-HBe):傳播途徑:乙肝的傳染源是多樣化的,有急慢性患者,也有隱性感染者與帶病毒者,其中以慢性患者與帶病毒者最為重要。急性患者的傳染期從起病前數周開始,并持續于整個急性期。HBsAg陽性的慢性患者和無癥狀攜帶者的傳染性與HBeAg、抗-HBc是否陽性有關。凡血清中HBsAg持續陽性超過6個月以上者,稱為遷延性HBsAg攜帶者。國內的遷延性HBsAg攜帶者中,絕大多數同時HBeAg陽性,在數量上占人群的10-15%,因而是最重要的傳染源。
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排出體外,并通過注射或非注射途徑進入易感者體內。注射途徑包括輸血及血制品、集體預防接種、藥物注射和針刺等方式。隨著獻血員的篩選、血制品的凈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針灸針的推廣使用,經注射的傳播所占的比重將逐漸下降。而非注射途徑包括母嬰傳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觸、手術和血液的接觸等傳播途徑將為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由于乙肝病毒可通過唾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排出,因而性接觸也是乙肝的重要傳播途徑。
臨床上治療慢性肝炎的藥物有很多,比如和恩、
博路定、
維力青、
韋瑞德等,博路定(
恩替卡韋片)適用于病毒復制活躍,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持續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乙肝的治療。
對于慢性肝炎的治療,一定要采取好的方法,平時多注重一些防護的措施,那么就不可能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生,但是既然疾病發生了,就要趕緊進行治療,否則需要承擔的后果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