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乙型肝炎的高發區,乙肝已經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一大殺手。乙肝危害巨大,也很難根治,只能進行長期的藥物治療。但是,不同的乙肝癥狀所需要的藥物各有不同。那么,乙肝癥狀有哪些呢?
全身癥狀:乙肝患者常感到體力不支,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損,進食減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礙,營養物質攝人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癥,消耗增加,已攝人的物質因肝功能受損,不能充分代謝,滿足機體的需要。第三個方面可能是乙肝引起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壓力,影響休息和睡眠,失眠、多夢等都可能與此有關。
慢性遷延性肝炎:慢遷肝)臨床癥狀輕,無黃疸或輕度黃疸、肝臟輕度腫大,脾臟一般觸不到。肝功能損害輕,多項式表現為單項ALT波動、麝濁及血漿蛋白無明顯異常,一般無肝外表現。
慢性活動性肝炎(慢活肝):臨床癥狀較重、持續或反復出現,體征明顯,如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可有不同程度的黃疸。肝臟腫大、質地中等硬,多數脾腫大。肝功能損害顯著,ALT持續或反復升高,麝濁明顯異常,血漿球蛋白升高,A/G比例降低或倒置。部分患者有肝外表現,如關節炎、腎炎、干燥綜合征及結節性動脈炎等。自身抗體檢測如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及抗線粒體抗體可陽性。也可見到無黃疸者及非典型者,雖然病史較短,癥狀輕,但具有慢性肝病體征及肝功能損害;或似慢性遷延性肝炎,但經肝組織病理檢查證實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無黃疸型:臨床癥狀輕或無癥狀,大多數在查體或檢查其他病時發現,有單項ALT升高,易轉為慢性。
急性乙型肝炎黃疸型:臨床可分為黃疸前期、黃疸期與恢復期,整個病程2~4個月。多數在黃疸前期具有胃腸道癥狀,如厭油、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乏力等,部分患者有低熱或伴血清病樣癥狀,如關節痛、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皮疹等,較甲型肝炎常見。其病程進展和轉歸與甲型肝炎相似,但少數患者遷延不愈轉為慢性肝炎。
淤膽型:表現為較長期的肝內梗阻性黃疸,而胃腸道癥狀較輕,肝臟腫大、肝內梗阻性黃疸的檢查結果,持續數月。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乙肝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時候,需要了解自身乙肝癥狀的情況,然后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肝炎患者如若對病情不聞不問,易發展為重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