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求醫問藥心切,走彎路、花冤枉錢者不在少數。我在實踐中為乙肝患者歸納了“八項注意”,希望他們能明明白白看病,最終達到最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 第一、發現與確認
乙肝患者大多是在體檢時被意外發現的:有的則是在身體出現不適,如疲乏、眼黃、尿黃、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后去醫院檢查發現的;還有的是因為家庭成員出現有乙肝患者,因不放心而去醫院檢查后被查出的。
如在體檢時戴上了“乙肝”帽子,先不要急于治療,而應該盡快到權威醫院進行最終的確認。由于普查和基層醫院的檢查結果有可能不準,或是檢查方法和試劑存在問題,出現假陽性的可能始終存在,僅靠一次檢查結果就蓋棺定論未免草率。
>> 第二、明確病情處于什么階段,輕重程度如何
一旦確診為
乙肝,需要搞清病情究竟處于什么程度。
乙肝患者成千上萬,病情輕重各有不同。根據其程度,
乙肝可分為病毒攜帶者、輕度、中度、重度、重型、
乙肝肝硬化等。其中,病毒攜帶者最輕,重型
乙肝和
乙肝肝硬化最重。每一種程度具有明確的診斷標準,例如病毒攜帶者,是指HBsAg和HBV DNA陽性,HBeAg或抗HBe陽性,1年內隨訪3次以上,血清AL丁和AST均在正常范圍,肝穿刺無明顯異常者。
>> 第三、搞清該不該治療
一般地說,單純性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必進行藥物治療。有條件進行肝穿刺活檢者,如果組織學檢查未發現明顯炎癥或肝纖維化,也可以暫時不用藥。如果患者肝功能異常,自覺癥狀明顯,乙肝病毒復制指標為陽性,則應該及時治療。
>> 第四、在正規醫院確立治療方案
市場上治療乙肝的藥物十分繁雜,乙肝醫療環境也很復雜。為防止盲目治療,具體治療方案應該在正規大醫院確立。所謂正規大醫院,是指省、市國立醫院,解放軍醫院,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具體治療方案應由專家來定,主要從抗病毒、免疫調節、恢復肝功能等幾個方面著手,還要結合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盡量使用患者能夠承受的一線藥物。
>> 第五、認真履行治療方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乙肝治療成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無論是抗病毒治療或是抗肝纖維化治療,都要進行一年以上時間。治療方案一旦確立,患者應該認真執行。如果療程不足,或擅自停藥,就有可能前功盡棄。目前尚無一種藥物能夠在短時間內將乙肝病毒統統消滅,最好的抗病毒藥物
也只能有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通過長期抑制乙肝病毒,阻止其復制過程,最大限度消耗病毒儲備。抗纖維化治療更需要長期用藥,通過中藥活血化疲、軟堅散結,達到抗肝纖維化的目的,這個過程將是循序漸進的,患者要有耐心。
>> 第六、定期隨訪復查
整個治療過程不是孤立和封閉的,患者一定要按照專家的要求定期復查,按時隨訪。一般地說,在接受抗病毒治療期間,每隔3個月應該進行一次病毒學和肝功能的系統檢查,以便醫師根據情況作適當調整。平時沒有接受系統治療者也要定期復查,一般每半年作一次系統檢查(B超、肝功能、“兩對半“等)。
>> 第七、杜絕以下行為和心理
①悲觀失望。有的患者治來治去,總也治不好,失去了戰勝疾病的勇氣,整日消沉,無心工作和學習,自暴自棄。②滿不在乎。有的患者不聽醫師囑咐,我行我素,既不按時服藥,也不定期復查,暴飲暴食,燈紅酒綠。③輕信廣告,“跟著廣告走”。廣告上宣傳的特色門診、
乙肝專家小組、大型“義診”、某地前來的名家,多在承包性質的或私營性質小醫院進行,主要以贏利為目的。④使用“偏方”“秘方”以及沒有批準文號的制劑。“偏方”“秘方”所含藥物往往具有肝毒性或腎毒性,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導致藥物性
肝病或藥物性腎病;沒有獲得國家藥監部門批準的制劑,都屬于非法制劑。⑤亂用保肝藥。各種保肝藥也有副作用,胡亂使用會引起藥物中毒。⑥過度緊張、憂心忡忡。有的患者心理素質差,總覺得身體到處不適,加上受到外界各種宣傳,成天擔心自己得了肝硬化、
肝癌,動不動就到醫院檢查,動不動就找藥吃。
>> 第八、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乙肝一般是慢性病,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對付“。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養“就是這個道理。在生活中,要格外注意調養,如積極配合食療,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香菇、木耳等,少食辛辣刺激物、油炸或不新鮮的食物,堅決忌酒。選擇一兩項有益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交誼舞,堅持進行。心中坦蕩,心平氣和,助人為樂,不急不躁。
除了上面的“八項注意”,乙肝患者還應正確面對人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因為乙肝除了涉及醫療問題,還引發出不少社會問題,諸如:上學、就業、參軍、出國、婚育等,這是每一個乙肝患者必須面對的現實。由于長期以來對乙肝形成的種種誤解根深蒂固,社會上普遍存在帶有偏見、歧視性的做法,其實這些顧慮和偏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乙肝預防已經納入國家強制性計劃免疫項目,新生兒和所有學齡前兒童將一個不落地接種疫苗,下一代再患乙肝的概率大大降低。對于成年人來說,多數已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或感染過乙肝病毒,身體里早就具備有足夠的抗體來抵御乙肝病毒,和乙肝患者正常交往、共事,并不會傳染上乙肝。
對于社會上存在的這些偏見,
乙肝患者可采取一些相應的對策:①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如國家教育部對于怎樣的
乙肝患者可以上大學有明文規定的,患者只要符合文件要求,就可以上大學。②積極縮小影響面。患者不要到處張揚自己有
乙肝,以免受到各種社會壓力和偏見。③注意個人衛生,盡可能生活用品專人化,在公共場所注意消毒,對別人負責。④結婚生育是大事,患者只要處于病毒攜帶狀態,病情穩定,就可以結婚,生育子女需要格外注意,新生兒一定要按照國家規定的計劃免疫方法,及時接種
乙肝疫苗。為阻斷
乙肝的母嬰傳播,
乙肝孕婦還需在懷孕的第7、8、9月分別注射高效價的
乙肝免疫球蛋白。
總之,乙肝患者不應做社會的弱者,他們也能同其他人一樣參與平等競爭,為社會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
2005年3月28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OA)正式批準了百時美施貴寶恩替卡韋(英文商品名:Baraclude的上市申請。恩替卡韋是一種口服抗病毒藥物,可干擾HBV病毒感染正常細胞的方式,阻斷乙肝病毒在體內的復制,其適應證為HBV活動性復制和有血清轉氨酶(ALT或AST)持續升高或組織學檢查顯示有活動性肝病的成年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療。
“臨床試驗證實,與拉米夫定相比,恩替卡韋治療48周后能夠獲得明顯更佳的病毒抑制效果。”加利福尼亞太平洋醫學中心肝臟移植計劃醫學總監Robert Gish博士說:“隨著恩替卡韋獲得FOA批準,醫師們也有了一種治療慢性乙肝的重要的新藥。”美國Drexel醫科大學教授,乙肝基金會主席Timothy Block博士說:“恩替卡韋的出現是乙肝領域的一個重大進展,為乙肝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
恩替卡韋臨床試驗項目是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慢性乙肝試驗。該試驗首次直接比較了兩種杭病毒藥物:恩替卡韋和拉米夫定(拉米夫定是目前全球最為常用的口服乙肝抗病毒治療藥物)。研究顯示,48周后,恩替卡韋在肝臟組織學改善、HBV病毒載量降至不可測水平(低于300拷貝/毫升)以及丙氨酸轉氨酶(ALT)水平恢復正常(《1倍正常值上限)方面均優于拉米夫定。研究證實恩替卡韋的安全性與拉米夫定相似,耐藥性較低。臨床試驗中恩替卡韋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頭痛、乏力、頭暈和惡心。在HBV核苷類似物中已經觀察到有交叉耐藥的現象。拉米夫定治療失效的患者對恩替卡韋治療的應答率可能不如未接受過核苷類似物治療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