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十分看重與天地自然之氣的合拍,所謂“天人合一”。春季人體肝氣當令,冬天蓄積體內的陽氣隨著春暖轉為向上外發,若藏陽氣過多,會化成熱邪外攻。人體的陽氣遇到晚春自然界驟升的陽氣,內外兩陽碰撞,易引動內熱而生肝火,誘發鼻腔、牙眼、呼吸道、皮膚等出血,以及頭痛暈眩、目赤眼花等疾患。若平素肝陽過盛的人,此時還會引發春火,患上熱
感冒、熱咳嗽、熱哮喘等。
飲食調養是防春火于未然的重要措施,而且操作十分方便。晚春時節,要多吃性平或微涼、味甘淡的食物,以防春火孽生,同時要忌大辛、大熱及海腥類的發物,不吃過膩、過酸及煎炸食品,如辣椒、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下面介紹幾款適合家庭制作的去春火藥膳方,平時有面紅口干、急躁易怒、小便短赤、頭暈目眩等肝火旺盛現象的人,晚春時節常吃這些家常菜,尤其可奏養生護肝之功。
>> 防春火菜
苦瓜炒肉絲:瘦豬肉50克,切絲,加黃酒、淀粉拌勻,入熱油鍋以旺火滑炒后盛起。鍋內留少許底油,投入切成條的苦瓜300克,加鹽并倒進肉絲翻炒,最后加點白糖、味精稍炒即成。此菜能清熱降火、開胃祛濕、益脾補腎,尤其適用于春季熱病、赤眼(急性
結膜炎)和瘡腫患者。
素燜扁豆英:扁豆莢250克,從兩端撕去老筋,洗凈,放熱油鍋內略炒。然后加甜面醬及鹽,改文火燜熟,再用武火快速炒透即成。扁豆補脾益肝和胃,被譽為春天首選素補佳品。此菜尤適用于老人、孕婦、乳母,以及
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患者。
>> 驅春火湯
薺菜蛋花湯:薺菜250克,洗凈切碎,放鍋內加水煮沸。雞蛋1只,去殼打成漿,倒入湯內續煮數沸,調味食用。春天薺菜鮮嫩味美,有“菜當靈丹”之說,以薺菜配雞蛋,健脾止血。此湯尤其適用于目赤疼痛、牙眼鼻腔出血的人。
蕹菜荸薺湯:蕹菜(空心菜)250克,洗凈切碎:荸薺10枚,削皮洗凈。同入一鍋加水煮半小時,調入適量冰糖即成。蕹菜、荸薺均屬性涼味甘食物,能清熱生津、除煩解渴。適用于晚春風熱證,見口干咽痛、煩熱胸悶的患者。
>> 祛春火粥
黑米粥:黑米適量,入水煮至粥將熟,入雞蛋一兩只打散,再煮至沸滾,調入冰糖服黑米性平味甘,含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能養肝補脾,益胃滋腎,享有“世界米中之王”稱譽,為春季進補佳糧。此粥適用于肝腎虛損、婦女產后體虛。
菊苗粥:嫩幼菊苗15~30克(洗凈切細),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如常法煮粥服食。此粥能清肝明目、除風熱、降血壓,適用于肝火目赤、頭暈目眩、煩躁
失眠、口苦耳鳴者。
>> 治春火茶
杞菊茶:構祀子5克,菊花3克,綠茶5克,共入杯內,以沸水沖泡,燜片刻,代茶飲。以平性的枸杞子配涼性的菊花、綠茶葉,可滋養肝腎、疏風散熱,適用于肝火上升所致兩目昏花、頭暈耳鳴、夜視不清。
桑葉茶:桑葉曬干貯存,每取10克,置杯內泡開水,加蓋燜片刻溫飲。桑葉性寒味甘苦,能祛風瀉火、涼血明目,適用于肝火所致頭痛、肺熱咳嗽、眼結膜炎、早期高血壓。
當然,除了飲食調養,調攝精神、修身養性在晚春養生中也同樣重要。且記:晚春易上火,肝火易上揚,制怒可養肝,藥膳可護肝,兩者皆不忘,同把火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