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位居所有
癌癥之首,保護肝臟刻不容緩。肝臟是我們身體的重要代謝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排毒和造血。如果肝臟功能受損就會影響人體代謝能力,這樣吃進去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堆積在體內就會造成各種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
肝病患者在用餐方面都有哪些講究。
肝病患者用餐注意事項
三餐七分飽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因為人體胃腸道所吸收的各種物質,包括營養(yǎng)物質和毒素等,經胃腸道的血管系統(tǒng),由肝臟的門脈進入肝臟內進行分解、合成及解毒。肝病后,為維持肝細胞的代謝和細胞修復、再生,必須供給足夠的能量和營養(yǎng)物質,但必須適量,俗語說“物極必反”,如果飲食過量,不僅增加了肝臟及其他臟器的負擔,而且導致物質吸收過剩,出現
脂肪肝、
高血脂等并發(fā)癥,久則會出現
肝硬化,因此肝病患者應忌飽餐。
飯后多休息
專家提醒大家,吃完飯后靜坐休息10~30分鐘的時間,再去睡午覺、散步或是做別的事情。這對人們肝臟的保養(yǎng),尤其是有肝病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肝臟是人體造血和用血的重要器官,身體內的營養(yǎng)成分也是要借助血液經由腸道經過靜脈運送到肝臟的。但是,當人們在吃完飯后,尤其是午飯,因為午飯吃得一般都比較多,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而且,有數據能夠說明,當身體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30%,如果再行走、運動,血液就又會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時,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到50%以上。
如果肝臟處在供血量不足的情況之中,它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對肝臟的不同程度的損害。對于患有肝病的朋友,因為他們的肝臟本身的運轉能力、抵抗損傷的能力都較平常人要弱一些,所以更要注意不能在剛吃飽飯后就做別的事情,可以像專家建議的閉目養(yǎng)神10~30分鐘,努力在肝臟細胞被損害的時候,盡可能使血液多流向肝臟,供給肝細胞氧和營養(yǎng)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