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大部分脂肪肝患者根本不把脂肪肝當回事,認為這個疾病無所謂,既不會影響壽命,又不會影響生活質量。因此,酒精性脂肪肝者繼續豪飲不止;非酒精性脂肪肝者從不運動,繼續“能臥不坐、能坐不站、能站不走”,繼續享受高脂高糖美食,無視自己體重的不斷增加及血糖、血脂的異常。甚至有些脂肪肝患者在出現肝功能異常后,仍毫不在意,或僅片面追求轉氨酶的正常,或當脂肪肝略有好轉時便又回歸以前的生活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控制代謝綜合征,包括控制血壓、血糖及糾正血脂紊亂等,生活中應注意節制飲食、增加有氧鍛煉,“能走不站、能站不坐、能坐不臥”,盡早“扼殺”脂肪肝。
脂肪肝的病因學包括脂肪肝發生的條件(誘因)和導致脂肪肝的原因(致病因素)兩個方面。在脂肪肝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機體的免疫狀態、營養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齡和性別等均起相當重要的作用,即為脂肪肝發病的條件因素。
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學因素、營養因素、內分泌代謝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遺傳因素等。
1.化學性致病因素:包括化學毒物、藥物、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歐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
2.營養因素:飲食過多、體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來引起脂肪肝最常見的因素之一,蛋白質及熱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營養不良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體長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質所致,根據原因不同,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1)原發性營養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質和能量供給或攝入不足,長期不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所致,多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或經濟落后地區。
(2)繼發性營養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誘發,歐美等發達國家以及年長兒童和成年人中發生的營養不良以繼發性為多,常見于吸收不良綜合征、慢性感染與炎癥性疾病和惡性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質,即使熱量足夠也可引起脂肪肝。營養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見于兒童許多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如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高尿酸血癥、高脂蛋白血癥和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均可引起肝細胞脂肪變性,其中以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與脂肪肝的關系最為密切。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因酒精引起者,應絕對戒酒。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戒酒后預后良好,幾周或幾個月內可完全恢復。酒精性肝炎戒酒后20%~30%完全恢復,肝硬化發生率降至15%~20%,5年存活率為50%~70%。酒精性肝硬化戒酒后5年死亡率會由85%降至10%。因此,對于酒精性肝病患者來說,戒酒永遠都是最重要的,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永遠都不會“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