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小時候常玩的躲貓貓游戲,同樣司空見慣的睡懶覺有時卻會要了你的命。系列研究提示,長期睡眠時間過長的人,患
糖尿病的概率要高于睡眠時間正常的人。尤其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睡懶覺的危害更大一些,因為不良的睡眠習慣會影響血糖的波動。
據了解,凌晨4點到上午9點,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時段。如果糖尿病患者早晨沒有按時起床,按時吃飯用藥,整個白天的血糖規律就被徹底打亂,會引起血糖轉運的連鎖反應,增加肝臟轉化血糖的負擔,導致血糖的異常波動,當然也就加重了病情。還有些用中長效胰島素的病人,如果不及時吃飯而繼續睡覺,前一天晚上用的藥物還在起作用,有造成低血糖的風險。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同時糖尿病也是一種典型的“富貴病”,目前主流治療方案是長期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之外,均衡飲食與合理作息,通過綜合調養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覺的時間不要太遲,最好在10點之前,而第二天早晨在6點至8點起床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