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道,1型
糖尿病腎病患者含有少數非編碼小分子RNA-miRNA -是該類患者的特異性特征。
來自加斯林糖尿病中心 & 哈佛醫學院的 Eiichiro Satake 博士和同事,對118例患者的miRNA表達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3組獨立隊列研究-慢性腎臟病1期或2期組,慢性腎臟病3期組,對照組-的256個可檢測miRNA中,有21個miRNA在蛋白尿患者中具有高檢出率。該研究于近日在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2016春季臨床會議上進行報道。
Satake稱“研究結果表明,這些miRNAs是糖尿病腎病進展或預防標志物,而且,可能是1型糖尿病腎病的潛在治療靶點。”
據研究者稱,miRNAs可參與基因調控,并在各類腎臟疾病的發病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腎臟纖維化和炎癥,miRNAs是如何影響腎臟纖維化和炎癥的尚不清楚”。
使用miRNA作為診斷工具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早期成果。近期有研究報道,miRNA有助于醫生更準確地判斷發生癌變的甲狀腺結節,但該領域尚不成熟。理想情況下,研究人員可根據生物標志物對患者進行特定治療;如,
甲狀腺癌患者的特異性標記物,可指導是否應切除淋巴結以及切除的數量。
來自于Joslin糖尿病中心的早期研究數據表明,雖然受試者都是1型糖尿病患者,但分組不同,其患者特征也不同。健康對照組(n = 40)中男性患者有14例,1性糖尿病的平均患病年齡為32歲,平均病程為18.5。尿
白蛋白/肌酐比值12.4 μg/mg,平均HbA1c水平8.5%,平均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 116.5 ml/min/1.73m2。
慢性腎臟病1期或2期組與慢性腎臟病3期組比較
1. 慢性腎臟病1期或2期組(n = 38)男性患者17例,慢性腎臟病3期組(n = 40)男性患者20例
2. 患者年齡:35歲 vs 39歲
3. 1型糖尿病平均病程:20年 vs 24.5年
4.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1,041 vs 1,913 μg/mg
5. HbA1c水平:9.9% vs 9.1%
6. eGFR: 100.3 vs 42.6
研究者還檢測了3組患者血漿標本的1066個miRNA表達水平。采用國際標準平均值進行標準化處理,將所檢測的miRNA平均值作為基準平均值。
研究人員比較3組miRNA的倍數變化發現,蛋白尿組和對照組21個miRNA的倍數變化值<0.5或> 2.0。此外,慢性腎臟病3期組的7個miRNAs檢出率低于其他兩組。
Satake和同事進行了通路分析,探討了不同通路miRNA的表達狀態-特異性TFG-β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已發現與糖尿病腎病相關。他們發現TGF-B和VEGF信號通路富含11個miRNA與糖尿病腎病相關。(來源:醫脈通)
原始出處:MicroRNA Leaves Signature for T1D Nephropathy.Medpagetoday.05.05.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