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可導致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并促使腎功能損害的加重,研究顯示,降低體循環血壓能減慢腎功能下降速度和改善生存率。控制血壓可使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50%,也可使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速率明顯降低。糖尿病腎病患者選擇降壓藥物的原則,是避免使用對糖尿病腎病病情有不利影響的藥物,所用藥物應有減慢或阻止。腎病進展的作用,而且不增加胰島素抵抗,對糖和脂肪的代謝也沒有不良影響。
糖尿病腎病的降壓藥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I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此二種藥物除了可有效降低血壓之外,對于腎臟還有保護作用,可降低尿蛋白的排泄量。在微量白蛋白尿階段,控制血壓可完全阻止部分患者病情的進展;而在臨床白蛋白尿階段,抗高血壓治療則不能減慢其惡化的進程,因此,糖尿病腎病患者應早期應用ACEI類藥物以保護腎臟。
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是近年應用于臨床的一類新藥,對腎臟的影Ⅱ向更小。鈣拮抗劑可改善腎血流量,延緩糖尿病腎病與視網膜病變的進展,小劑量應用時即能起降壓作用,而不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糖類代謝,與ACEl合用時,有更明顯的降壓效果和減少蛋白尿的作用。β受體阻滯劑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并降低心肌耗氧量,但可使胰島素分泌受到抑制,使血糖升高;且對交感神經有阻斷功能,可掩蓋低血糖癥狀,延遲低血糖的恢復,以上特點限制了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近年來應用于臨床的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的不用。β1受體阻滯劑包括美托洛爾、索他洛爾等。
利尿降壓藥可影響脂類和血糖代謝,并可升高尿酸,因此限制了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糖尿病腎病合并水腫時可小劑量間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