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Vaginitis)是婦科常見疾病,
白帶增多也是婦科最常見的癥狀。當病原體侵入陰道,使陰道黏膜產生炎癥變化,白帶出現量、色、質的異常,稱陰道炎。常見的陰道炎有非特異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及陰道嗜血桿菌陰道炎,少見有嬰幼兒陰道炎及阿米巴性陰道炎。隨著性傳播疾病的增多,陰道炎的發病率也在增多,且易反復發作,久治不愈,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育功能。西醫采取抗感染等綜合療法,療程長,不良反應較大,不易治愈。我院應用中藥口服、外洗及陰道內用藥綜合治療,其療程短,治愈率高,不良反應小,且簡便、經濟、無痛苦,取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55例患者中,年齡最小20歲,最大65歲,其中22例為非特異性陰道炎,73例為滴蟲性陰道炎,48例為霉菌性陰道炎,12例為老年性陰道炎。臨床有不同程度的帶下異常、量多、有異味,外陰瘙癢、灼熱、性交痛,婦科檢查陰道黏膜充血、紅腫甚或可見糜爛面或淺表潰瘍。陰道分泌物檢查涂片可見相應病菌。
1.2 治療方法
1.2.1 內服方 蒲公英15g,黃柏15g,炒薏仁30g,炒黃芩10g,敗醬草15g,白芷10g,白術10g,川楝子10g,香附10g,白花蛇舌草30g,金銀花30g,赤芍10g,丹皮10g,地丁30g,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600ml分早晚兩次溫服,10天為1個療程。
1.2.2 外洗方 蛇床子30g,黃柏15g,苦參12g,土槿皮30g,鶴虱10g,白鮮皮15g,蒲公英30g,白礬10g,蒼術15g,白芷15g,丹皮15g,百部10g,地膚子15g,川楝子30g,濃煎取液600ml每晚沖洗坐浴1次,每次15min,療程同上。
1.2.3 栓劑方 黃柏40g,黃連120g,乳香6g,沒藥6g,苦參15g,蛇床子20g,青黛20g,枯礬20g,兒茶10g,硼砂10g,蛤粉10g,五倍子10g,冰片5g,制成栓劑,坐浴沖洗后納入陰道深部,每日1次,每次2粒,療程同上。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1)痊愈: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陰性,治療前的陰道充血、出血點或淺表潰瘍轉為正常,4次月經后復查均為陰性。(2)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好轉,陰道分泌物高倍鏡下偶見滴蟲或霉菌,4次月經后復查3次陰性者。(3)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好轉,陰道分泌物低倍鏡下偶見、高倍鏡下可見到滴蟲或霉菌,4次月經后復查2次陰性。(4)無效:癥狀、體征及分泌物檢查均同用藥前。
2.2 治療結果 155例中,1個療程治愈95例,2個療程治愈35例,顯效12例,有效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7%.
3 討論
陰道炎屬于中醫“帶下”、“陰癢”、“陰痛”范疇,多由脾腎兩虛,脾失健運,水濕運化無權,濕濁內蘊,久而化熱,濕熱互結,流注下焦,積久生蟲,或因濕毒穢濁之邪乘虛內侵,下注陰道及通過不潔的潔具、游泳池、性交等外感邪毒而致。治以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殺蟲,內外兼治效果尤佳。內服方中蒲公英、黃芩、金銀花、地丁清熱解毒殺蟲,蒼術、薏仁、白術健脾化濕,黃柏清下焦濕熱,丹皮、赤芍清熱涼血,香附解郁止痛,川楝子除濕熱、殺蟲、止痛,諸藥共用以達健脾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功效。外洗方中蛇床子、黃柏、苦參、川楝子均有祛風、燥濕、殺蟲作用,鶴虱、白礬、百部、白鮮皮殺蟲止癢效果尤佳,蒲公英清熱解毒,地膚子清濕熱、利膀胱;現代藥理學研究,蛇床子、苦參有直接殺滅滴蟲作用,白礬有消炎、收斂、防腐的作用,苦參、土槿皮、地膚子有明顯的抗真菌作用,諸藥外洗共奏殺蟲、抗菌止癢之功。栓劑方中黃柏、黃連、苦參、蛇床子殺菌、祛風、燥濕、殺蟲,乳香、沒藥消腫定痛,青黛清熱涼血、解毒,苦礬、兒茶、 硼砂、蛤粉、五倍子、冰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生肌。陰道用藥直接作用于局部,直達病所效果尤佳,諸藥合用,共收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收斂生肌之功,針對病因,切中病機,故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參考來源:《中藥內服外洗治療陰道炎的療效觀察》李芳 李玉嶺,《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5年4月3卷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