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血寶膠囊由黃芪、當歸、雞血藤、白術、陳皮、大棗、硫酸亞鐵等多種藥物組成,臨床用于治療貧血有較好的療效。本文通過復制動物貧血模型,觀察新血寶膠囊治療貧血的藥效,為其防治貧血提供實驗依據(jù)。
目的:通過復制動物貧血模型,觀察新血寶膠囊抗貧血的藥效。
方法:分別采用營養(yǎng)法和失血法復制大鼠
缺鐵性貧血(IDA)和小鼠失血性貧血模型,檢測其血中Hb、HBC。
結(jié)果:新血寶膠囊高劑量可顯著增加失血性貧血小鼠RBC(P<0.05),低、中、高劑量組均可顯著增加失血性貧血小鼠Hb(P<0.05~0.001),并顯著增加缺鐵性貧血大鼠的RBC(P<0.001)和Hb(P<0.05~0.001)。
結(jié)論:新血寶膠囊具有抗貧血的作用。
新血寶膠囊對失血性貧血小鼠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模型組Hb、RBC顯著降低(P<0.05~0.01),說明模型成功。新血寶膠囊高劑量組可顯著增加失血性貧血小鼠RBC(P<0.05),新血寶膠囊低、中、高劑量組均可顯著增加失血性貧血小鼠Hb(P<0.05~0.001)。
新血寶膠囊對缺鐵性貧血大鼠Hb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造模組Hb顯著降低(P<0.01~0.001)。給藥前后比較,模型對照組Hb值呈持續(xù)下降趨勢,且差異顯著(P<0.01),說明模型的可行性。新血寶膠囊低、中、高劑量可顯著增加缺鐵性貧血大鼠Hb(P<0.05~0.01)。
新血寶膠囊對缺鐵性貧血大鼠RBC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造模組RBC顯著降低(P<0.05~0.01)。給藥前后比較,模型對照組RBC無顯著性差異,說明模型的可行性。新血寶膠囊低、中、高劑量均可極顯著增加缺性貧血大鼠RBC(P<0.001)。
貧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癥,中醫(yī)辨證屬于血虛的范疇。貧血產(chǎn)生的原因較多,其中以缺鐵性貧血和失血性貧血較為常見。據(jù)報道我國缺鐵性貧血(IDA)發(fā)病率較高,波及人群較廣,兒童、青年婦女、孕婦和老年人尤為突出。兒童發(fā)病率達50%~80%,有的地區(qū)高達90%左右,嚴重的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fā)育、學習和做功能力。
新血寶膠囊由黃芪、當歸、雞血藤、白術、陳皮、大棗、硫酸亞鐵等多種藥物組成,具有補血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臨床用于治療用于消化道出血、
痔瘡出血、月經(jīng)過多、妊娠、偏食等原因所致的缺鐵性貧血。本研究通過營養(yǎng)法和失血法復制大鼠缺鐵性貧血(IDA)和小鼠失血性貧血模型,檢測血中Hb、RBC含量,發(fā)現(xiàn)新血寶膠囊具有升高Hb、RBC的作用,表明新血寶膠囊具有抗貧血的藥效,為其臨床治療貧血提供了藥理學依據(jù)。
參考來源:《中藥材》2007年06期;《新血寶膠囊抗貧血的實驗研究》;景麗鐘志勇李俊榮向路黃萍吳清和